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劏房戶

時間:2018-01-01 03:15:10來源:大公網

  圖:洪先生一家四口住在百餘呎的劏房內 大公報記者朱樂怡攝

  加風四起,基層生活捉襟見肘。洪先生一家四口,住在荃灣石籬一間僅120呎的劏房,本來月租5000元,新一年首要面對的就是加租一成,加上買餸加價、孩子的補習費加價等,入不敷支的情況將愈加嚴重。洪先生說,對新一年沒有什麼期望,根本「諗都唔敢諗。」

  一家四口月靠9000元過活

  原是家庭支柱、月入兩萬元的洪先生,去年八月在地盤被鐵板打傷,醫生判定其右手永久性喪失三成活動能力,現需進行物理治療。一家四口現僅能靠洪太不足9000元的月薪支撐,為了不讓兩個兒子遭人「白眼」,夫婦二人決定不申請綜援。

  在業主涉濫收水電費下,他們每度電要付1.5元,較中電電費的1.154元高近三成,水費每立方米15元,較水務署最高的每立方米水費9.05港元貴近一倍。每月計及屋租、水電費約450元,買餸錢約2400元,以及關乎兒子學業的補習費約1300元,一家四口本來已入不敷支,每月在不足數萬元的儲蓄中倒貼百多元。

  食水不潔 棉花充濾水器

  為了節省交通費,洪先生除了去醫院覆診,盡量不「出街」,一家人亦很少跨區去玩,連剛過去的聖誕,他們選擇在附近的小商場度過,「搭車出尖沙咀,一個成人來回都要30蚊,不如慳返買餸食!」連家中食水不潔,洪先生亦因為無錢買濾水器,而勉強用棉花權充「過濾」,講到這裏,外表剛強的他紅了眼眶,「講呢啲,其實我好心痛!」

  新一年,洪先生一家要面對加租和糧油食品加價一成,每月要多付數百元,他大嘆「我已經唔敢諗……」排了六年公屋的一家四口只望盡快「上樓」。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