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港企滯後忽視多渠道銷售商機

時間:2017-11-29 03:15:24來源:大公網

  圖:隨着「雙十一狂歡節」落幕,正是內地的物流快遞高峰期 中新社

  香港網購市場發展相對滯後,有調查顯示港人也熱愛網購,但不少本地企業卻誤以為電商非主流,忽視多渠道銷售商機。報告建議企業要加快轉身,否則將難以滿足新舊客戶網絡購物需求。

加快轉身 滿足新舊客戶

  畢馬威中國與香港貨品編碼協會早前第二年發表《香港電子商貿展望》報告,調查訪問了1000名內地及香港消費者及162位本港行政總裁。調查顯示,89%受訪企業CEO認為,電子商貿正在為公司創造收入,接近三分之二的人計劃未來12個月在電子商貿方面增加10%以上投資。此外,大約30%受訪CEO選擇在自營網站或平台進行銷售,選擇在天貓、微信、京東等主流購物平台的比例僅為18%、8%、6%。

  消費者方面,接近五分之三的消費者認為未來12個月會進行更多網購和在網上搜集資訊分析。Facebook是最多香港消費者關注和購買品牌的社交媒體平台,但大約45%受訪香港消費者表示更傾向選擇淘寶來購買內地的商品或服務。能夠使用更多付款方式是港人進行網購的一個重要驅動因素,比例由2016年的27%增至2017年的42%。

  報告分析認為,企業CEO們仍然有意識地打造自己的品牌,同時對進入一些大的網購平台存在一定顧慮。但現實決定他們必須追隨消費者的腳步,而消費者正在不斷轉向主流網購平台,若企業不加快轉身,將難以滿足新舊客戶的在線需求,而電商及多元化銷售渠道將是企業必要的生存條件。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