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社會繁榮有賴教育,惟近年學生漸趨激進,有不少學者及老師認為,事情演變並非朝夕,主因是過去香港二十年輕忽中國歷史教育,學生長期缺乏對「一國兩制」及基本法的認識,結果2012年的「反國教事件」、2014年的「佔中」、2015年的「反水貨客行動」、2016年的旺角暴動,表面上都是由學生帶頭,製造反政府反國家情緒,更一次比一次激烈。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主席兼教育政策部主任胡少偉坦言,有些人對「一國」概念模糊,沒有家國觀念,容易被一些貌似中立的教育團體和中學老師、教授等,對學生「灌輸洗腦」,如果這類老師走去教通識教育科,對社會更會造成負面影響。香港中史教師會會長、福建中學(小西灣)助理校長李偉雄直言,在校本政策下,學校在推動國民教育非常「彈性」,前線老師對學生的影響很大,「關上班房門戶後,老師具體的施教內容及方法,可以有很大分別。以現在教育局要求每個學生上51小時基本法課程為例,如何執行也很受老師自身取態影響,因為當局沒有方法了解老師的教授情況。」
李偉雄說,學生崇尚權威,易受影響,有學者以「違法達義」給學生洗腦,部分傳媒和學生會帶頭滲入「港獨」思想,令對現狀不滿的青年人,以為人多大聲便可以無後果。他又認為,學生如果不熟基本法條文,易生錯誤觀念,學校應設專人負責全校的國民教育課程規劃,讓國教落地,才能達到基本法課時政策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