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周浩鼎(右二)表示,民建聯已撰寫《香港旅遊業持續發展建議書》。右三為葛珮帆
【大公報訊】記者謝進亨報道:政府近年力推「一程多站」旅遊體驗,民建聯建議當局與內地爭取放寬現時外國旅客「144小時便利簽證」規定,以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合作,提升本港旅遊業對外競爭力。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周浩鼎表示,民建聯已撰寫《香港旅遊業持續發展建議書》,綜合連同上述合共37項旅遊發展措施,今日在經濟發展事務委員會呈予當局參考。
綜合四大政策原則
相比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旅遊事務署本月中發表的《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制定未來五年旅遊項目及措施,民建聯的《建議書》歸納了新加坡、韓國、英國及澳洲的旅遊發展策略,綜合有利本港旅遊業發展的四大政策原則,包括分流旅客、紓緩本地承接壓力;旅遊產品多元化;全面發展智慧旅遊城市;以及提升香港旅遊業服務質素水平。
周浩鼎稱,按四大原則,建議書提出12項建議共37項措施。當中,香港應與粵港澳大灣區加強合作,開拓「一程多站」旅遊產品。他說,不少旅客到港後,選擇伸延行程到訪鄰近城市。廣東省政府於2000年實施的「144小時便利簽證」,簡化海外團客在廣州、深圳、珠海等十個省內口岸的出入境程序,倘若內地放寬現時不多於六天的規限,能吸引更多來港體驗一程多站旅客,相應延長旅客留港時間。
民建聯稱,過去十年,撇除一些帶動旅遊效益的盛事活動外,當局在開發新觀光項目基本是「交白卷」,建議推出各式「主題旅遊」產品,例如聯同科學園、數碼港等舉辦科技旅遊。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認為,旅遊業不能只靠大型景點,應增設深度旅遊項目,例如在啟德郵輪碼頭增設綜合多媒體燈光舞蹈表演,考慮開設「水上的士」觀光服務等。
民建聯並建議,檢視漁農業轉型生態旅遊的限制,在可持續發展原則下,拆牆鬆綁,調整漁船牌照限制,在符合安全規定下,允許漁船載客出海。參考荔枝窩修復個案,檢視現存具生態或歷史特色的村落,有計劃地增加民宿,發展地區深度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