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陳眺明表示首批內地湖南大閘蟹已到手,在籮內的蟹十分生猛 大公報記者賴振雄攝
【大公報訊】記者賴振雄報道:首批內地大閘蟹前日供港,但港府「放行不代表放賣」,由於尚未完成食物安全中心化驗,食環署打破慣例,首次派員到各進口商要求簽署承諾書暫時不賣。多間大閘蟹零售商拒絕簽名,但經商議後決定,仍會等待七至九日後的化驗結果後才發售。
首批獲官方批文的內地大閘蟹,合共800公斤,全部來自大通湖,業界日前曾經揚言,只要貨品到手,隨即發售,不過情況昨日有變。
食署首次要求籤承諾書
食環署昨早先致電各有份入貨的零售商,要求暫停發售,下午再派員上門,要求商戶簽名作實,承諾該批蟹沒有流出巿面。
新三陽東主陳眺明表示,過往從未要求籤承諾書,認為署方做法令雙方關係更差,「化驗要等七至九日,到時蟹已快死,不能夠賣!」他拒絕簽名,但為免跟食環署對着幹,仍決定等化驗結果,「第二批來貨本來星期六抵港,現在也叫停!手上第一批貨,約值一萬元,將會蝕曬!」他表示,仍會跟食環署磋商,若首批貨化驗結果合格,日後仍要逐批化驗,他將會聯同業界發起行動,大閘蟹供港後即時發售。
商家冀驗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