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發展局局長黃偉綸表示,改劃土地用途需要時間,現時改劃量影響到五、六年後的供應,目前仍然在「追落後」。新發展區完工前,政府會透過改劃210幅土地,提供31萬個單位,公私營房屋比例為7:3,當中26幅近期覓得土地,公私營房屋比例則為8:2,政府會對公營房屋不足作調整,若過程順利,最快五年後完成。
黃偉綸昨日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私人住宅土地供應於今年已達標,但公營房屋土地數量仍落後。政府雖透過改劃土地可以掌握未來所需的單位,但城規會在改劃土地上會做把關角色,因此政府的建議有機會被「打回頭」,或影響未來五、六年的供應,加上公共房屋需要做好配套、立法會審議需時,有機會令項目延遲落成。他舉例,將軍澳公屋將有逾萬個單位提供,因交通配套等有局限,延遲一年仍未完成。
郊園邊陲用地發展須取平衡
政府早前邀請房屋協會就兩幅郊野公園邊陲用地發展進行試點研究,黃偉綸表示,房協已開始招標工作,預料顧問公司將於明年初展開研究,強調生態保育要與房屋供應取得平衡:「相對於全港400平方公里的郊野公園面積,這兩個地方(面積)佔千分之一都不到。不是客觀數字問題,而是理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