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袁國強重申,律政司的檢控工作是純粹根據基本法63條 大公報記者黃洋港攝
一年一度的檢控周昨日在中環下亞厘畢道律政中心揭幕,今年主題為「法治(rule of Law)」。律政司司長袁國強致辭時表示,普通法固有和最基本的精神就是法治,這也是檢控周今年的主題。他重申,律政司的檢控工作是純粹根據基本法63條,絕對獨立地處理,而檢控部門的表現,不應單看刑事案件的定罪率。刑事檢控專員楊家雄就稱,檢控官作決定時只考慮相關證據和檢控指引,不應受政治等因素影響。
大公報記者 李淇
袁國強於第六屆檢控周開幕禮上致辭,表示律政司的檢控工作是純粹根據基本法63條,絕對獨立地處理,香港的刑事制度整體架構不單為個人權利提供憲法和法律的保障,還反映法治的基本理念,關乎香港的刑事公義,也是律政司小心翼翼地守護的重要原則。
對於有部分人從定罪率來看檢控人員的表現,袁國強表明檢控人員不是基金經理,他們的表現不應從回報率來衡量,檢控率也不應被視為本地生產總值般,以為檢控率愈高,檢控制度愈好。他說:「公義不應以數字衡量,而是應看有否守法、證據是否公平地表述、受害人和被告是否獲得公平對待,以及他們的權利是否得到保障。」
刑事檢控專員楊家雄在同一場合發言時表示,刑事檢控科在維護法治方面,立場明確、清晰和堅定,而且絕不妥協。他說,檢控官在是否提出檢控必須考慮兩點,包括有否充分證據支持,以及是否符合公眾利益。
首辦中小學法律問答賽
楊家雄強調,檢控人員行事獨立自主,不會受政治或傳媒的利益等因素影響,律政司檢控與否,當中或涉及私隱的問題,受到很多掣肘,因此難以完全向公眾解釋清楚。他表明:「我們會遵行法治,適當行事,而為了更有效履行這重任,能得到社會的理解是必要的,這正正是我們繼續舉辦檢控周這類活動的主要原因。」
今年檢控周以「法治」為主題,並於本月26日至30日舉行。律政司今年首次舉行「檢控周法律問答比賽」,有十二間中小學參加,冀參與學生藉答問形式,對法治、法律,特別是刑事檢控制度更深認識。刑事檢控科亦將一如以往舉辦講座、參觀及模擬法庭等活動,以讓更多市民認識刑事司法制度和公職檢控人員的工作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