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7月26日,台北民眾在國民黨民意代表服務處前,關注「大罷免」最新開票情況。
7月26日,台灣民意代表「大罷免」進行首輪投票,國民黨完勝,守住全部24席。對此,國務院台辦發言人陳斌華27日應詢指出,我們注意到了有關情況。民進黨當局出於「台獨」本性和「一黨獨大」野心,不顧島內民生福祉,一再挑起政治惡鬥,不擇手段打壓政治異己、製造「綠色恐怖」、加劇社會撕裂,充分暴露出「假民主、真獨裁」的虛偽面目。投票結果顯示,民進黨的政治操弄完全違背島內人心民意,不得人心。\大公報記者 朱燁北京報道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副教授周小柯對《大公報》表示,投票結果表明,民進黨發起的這場「大罷免」完全不得人心,驗證了其毫無正當性可言,只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鬧劇。
台民眾用選票表達反對聲音
周小柯說,在2024年的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賴清德以40.05%的得票率勝選,民意基礎本就十分薄弱。上台以來,非但不注重民生福祉,反而變本加厲進行謀「獨」挑釁,變本加厲打壓島內的反對力量,一再漠視民眾普遍關心的經濟民生問題。賴清德當局妄圖欺騙和操縱民意,然而越來越多的台灣民眾開始擦亮眼睛,從切身利益和民生福祉出發進行理性思考,對於賴清德當局的恣意妄為、胡作非為,廣大台灣民眾看在眼裏、記在心裏,這次用選票把反對聲音表達出來,是對賴清德當局倒行逆施的一次強有力抵制。周小柯指出,「大罷免」變成「大失敗」,島內的政治氛圍如何變化以及賴清德的下場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賴清德當局如何選擇。擺在賴清德當局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條是反思和回頭路,不繼續在兩岸問題上挑釁,不繼續在島內搞「政治追殺」,這會有助於島內政治惡鬥氛圍往緩解方向發展,也為賴清德自己留些餘地;另一條路是繼續一條道走到黑,令島內政治對抗、社會撕裂的氛圍進一步加劇,賴清德也難免會成為「跛腳」最嚴重的台灣地區領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