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技術人員在位於科特迪瓦蘇布雷的格西波—波波里水電站進行巡檢。\新華社
通信專家項立剛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在水電技術領域,中國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不僅技術強大,而且成本非常低,不僅保證了國內供電的穩定,幾十年未曾大幅漲價,更是大量出口全世界。「中國在此方面的出口是多元化的,有的通過技術出口,有的參與當地大型水電站建設,有的通過投資等,多模式的水電合作方案為眾多發展中國家的電力供應做出了貢獻。」
發電儲電輸電一體化整合
項立剛提到,中國自主研發的技術中加入了智能管理和智能控制,在水電工程的許多領域都屬世界領先水平,尤其是特高壓電力傳輸,更是中國獨有。他以白鶴灘水電站為例解釋說,使用特高壓技術輸電,相當於代替了每天300節車卡運送煤炭,大大減少了環境污染。「平時中國的電壓220伏,損耗不低,美國的110伏損耗更大,但特高壓的損耗極低,據稱只有3%左右的損耗率。」這不僅是降低排放的優勢,還省去了建設鐵路運能源的佔地和污染,是真正的綠色、低碳、可持續。
項立剛認為,人類的未來能源提供,一定是智能化和能源管理相結合,讓發電、儲電、輸電形成一個有機系統的多種新能源手段,建立一套智能的供電體系。目前,這套體系在中國已展開充分研究,也在進行多種能力部署,相信相關技術未來也將逐漸運用到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