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價升不停,反映二手樓價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連續15周創歷史新高,為1997年回歸後最長升浪,累計升幅逾8%,雖然比97年15周升浪逾27%相比,升幅溫和,但樓價指數比1997年高峰已升凸54.3%!值得注意,十大屋苑樓價水漲船高,以沙田第一城升近一倍最誇張,反映上車門檻提高,用家愈買愈細。\大公報記者 林惠芳
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指出,CCL連續15周、即逾三個月創歷史新高,升浪平了1996年12月至1997年3月期間紀錄,而15周累計,CCL共升8.14%,與97年當時15周累升27.71%相比,升幅相對溫和。數字顯示,CCL最新報158.78點,按周升0.33%,黃良昇預期,今年六月中旬CCL可望升到160點水平。
第一城呎價漲近倍冠十大
雖然今次樓價逾三個月升浪,升幅比97年溫和,不過,樓價相比當年卻高出逾54%。回顧1997年,本港樓市充斥炒賣活動,CCL於1997年10月高見102.93點,惟受到亞洲金融風暴衝擊,樓價直插無水花,同年底CCL低見85.85點,樓價兩個月蒸發16.6%,隨後數年跌勢持續,直至2003年「沙士」谷底僅錄31.77點,比97年高位累跌近70%。
不過,樓價見底有承接,加上內地放寬自由行,刺激本港經濟復甦,促使樓價從谷底一直扶搖直上,至2004年底止,短短約一年多時間,CCL已經反彈57%。後來,2008年金融海嘯出現,全球量化措施令游資湧入香港,造就了過去九年大升市,CCL最新報158.78點,比1997年升凸54.3%。
樓價飆升,十大屋苑身價亦水漲船高,當年只得柴灣杏花邨平均實呎衝破一萬元,但至今有九個已經晉身「萬元戶」(見附表)。若以升幅計,十大屋苑呎價分別較1997年高峰升凸34.4%至93.6%,以沙田第一城升勢最大,五月份平均實呎報14343元,較1997年10月的7408元累漲93.6%。另一「上車樂園」天水圍嘉湖山莊,上月平均實呎報8957元,比1997年高位多出58.6%。
太古城97年平均呎價未過萬
有「樓市風向標」之稱的鰂魚涌太古城,於1997年平均實呎仍不足一萬元,但至今已累升85.6%至每呎17410元。鴨脷洲海怡半島在通車效應下乘風破浪,最新實呎達16487元,比1997年高出78.3%。
九龍區方面,「老牌屋苑」荔枝角美孚新邨於1997年高峰期,平均實呎只是6570元,但回歸近20年,該屋苑呎價已上升82.7%至12005元。觀塘麗港城最新實呎則錄12592元,比1997年高位僅多34.4%,為十大屋苑中升勢最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