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范太認為,「一國兩制」在港「切實落實」,高度自治並無被削弱,各項高度自治,港人應當珍惜 大公報記者何嘉駿攝
從臨時立法會主席到連續三屆的立法會主席,再到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范徐麗泰見證了回歸前後香港經歷的風風雨雨。當末代港督彭定康的政改方案破壞了「直通車」安排,中方另設臨立會,范太頂住外界壓力,與彭定康「隔空交戰」,維護臨立會的名譽和形象,確保香港平穩過渡。香港回歸已20年,范太認為,「一國兩制」在港「切實落實」,高度自治並無被削弱,各項高度自治,港人應當珍惜;她亦告誡反對派不應「井水想犯河水」,干擾內地的事。
為了通過特區成立時「必不可少」的法律,避免回歸後出現法律真空,臨立會於1996年12月成立,惟當時彭定康處處為難,不承認臨立會的合法性,亦不准它在香港運作,臨立會的議員只好在周末到深圳開會。當選為臨立會主席的范徐麗泰,甫上任就面對種種的挑戰和困難。她接受《大公報》專訪時回憶,當時彭定康每星期都在批評臨立會,「他(彭定康)可能是有心誤導香港人,令大家對臨立會有不好的印象」,因此每次臨立會會議後,她都會被傳媒追訪,「變了我好像和他(彭定康)隔空交戰,但我不可以不出聲。」
「一國兩制」是切實落實
范徐麗泰與彭定康針鋒相對,令她當時成為「眾矢之的」,「那段時間我受到很多批評,因為我和彭定康打對台,香港很多傳媒,除了少數外,都是傾向彭定康,所以有很多批評我的言論窮出不盡,那時壓力都很大。」回首那段不快的經歷,范太面無慍色,亦無悔當初,「誰去維護臨立會的名譽和形象?這個責任我是無得避,無論幾辛苦我都是一定要做,同時我都學到東西」。臨立會存在的一年零六個月裏,通過了多條重要的法案,也有助新成立的特區政府「企穩陣腳」。
總結「一國兩制」在香港20年的實踐,范太表示,「一國兩制」是切實落實,雖然兩地有一些摩擦,但這些都是磨合過程中自然出現的問題,大家應該以理性、平和的態度去處理。她強調,回歸20年,基本法規定的資本主義制度以及港人的言論自由、表達自由、旅遊自由等方面都保障得很好。她又指,香港的高度自治並無被削弱,在香港內部的事情上,「中央政府沒有講過一句說話」。
談到政制問題,范徐麗泰強調,特區的政制發展要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必須吸納各方意見,包括港澳辦、中聯辦及學者等,反問「這些人發表意見又怎算是干預自治?中央作為持份者,表達其意見有何問題?他們有意見是應該的,你不能夠將自治的範圍擴大到香港和中央的關係,這是越界了」。她又以「一地兩檢」為例,指中央也是持份者,「現在希望內地的執法者在香港特定範圍內執法,怎算是影響自治?為什麼讓香港在深圳『一地兩檢』就可以,反過來不行?」
「一日在港都是中國人」
范徐麗泰表示,港人可自行管理內部事務,實屬難得,應該珍惜,並慨嘆自從出現「港獨」後,內地人對香港的印象差了很多,但中央仍然不改支持香港發展的政策,她勸喻部分人士要三思,「如果你想做美國人就去申請成為美國人吧。想做英國人便申請移居英國吧。但你一日身在香港,你都是一個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