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2022年12月9日,C919全球首架交付飛機由中國商飛正式交付中國東方航空公司。圖為東航空姐代表與C919大型客機合影。\中新社
「『十四五』期間,C919進入商業化運營,到目前為止運行情況總體平穩,交付數量逐步提升,飛機訂單大幅增長,日利用率穩步提升,沒有出現重大不安全事件,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民航領域專家林智傑充滿期待地表示:「如果說過去5年,國產大飛機實現了從『0』到『1』的飛躍,那麼未來5年,希望國產大飛機盡快實現從『1』到『10』甚至是到『100』的穩步提升。」林智傑希望國產大飛機能越來越好用、越來越好飛、越來越賺錢,逐步提升產能,實現常態化量產交付,進一步提升飛機日利用率和可靠性,由此提升市場份額,給全球航空公司帶來更好選擇。
改進現有機型 開展國產零件替換
國內航空企業資深工程師黃河指出,「十四五」期間,國產大飛機完成了從圖紙到實物再到市場化的華麗蛻變,「代表了中國民用航空製造產業的國際化接軌,實現了運十飛機留下的中國造國產大飛機的願望。」黃河表示,國產大飛機有望在繼續改進現有機型的同時,開展國產零件替換工作。大飛機現在使用的是LEAP系列發動機,完全由國外供應商提供,必須對卡脖子項目進行全國產化替換。
「這裏就需要和中國的軍工一起奮鬥了。運-20飛機是非常好的搭載平台,通過運-20飛機換裝WS-20和長江-1000A發動機,對國產大涵道渦扇發動機不斷優化和改進,尋找壽命、性能、經濟性的最優解。取得國產大涵道發動機製造突破,讓國產大飛機用上國產『心臟』。」
黃河表示,「十五五」會是國產大飛機走向國際化的關鍵時期,希望可以看到C919順利取得EASA適航認證,為國產大飛機走向全球打下堅實基礎,也為C929飛機的適航認證工作提供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