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政府研三招抑私家車增長

時間:2017-05-16 03:15:23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車輛數目增幅驚人,鬧市泊車「一位難求」問題不斷惡化,政府研出招「三管齊下」控制私家車增長,包括提高私家車首次登記稅及牌費,引入條款要求發展商設某數量的公眾泊位,以及開放政府大樓及商用多層停車場部分泊位予私家車。

  運輸及房屋局昨日就泊車位政策向立法會提交文件表示,2006年至2016年間,領牌車輛由約55.3萬部增加至約74.6萬部,增幅35%,每年平均增長3%,其中私家車為3.8%,同期各類泊車位的總數則由67.8萬個增加至去年74.3萬個,增幅9.5%,幅度遠較車輛增幅低,泊車位/車輛的比例由1.32下降到1.05,由於實際上每架私家車平均需要多於一個泊車位,比例下降顯示泊位不足的情況正在惡化。

  政府表明,目前泊車位的政策是盡量優先考慮及配合商用車輛的需求,正推展增加路旁夜間泊位計劃、短期停車場續租條款加入指定貨車及旅遊巴士泊位數目等等,又強調首要是控制私家車數目的增長速度,強調不能無止境地增加泊位,正按部就班推行交諮會紓緩擠塞措施,包括增加私家車首次登記稅、牌照年費等財政措施。當局坦言,控制增長措施必須得到立法會及市民支持修例,「考驗我們社會上的取捨和政策意志」。

  同時,運輸署會盡量在合適的新發展或重建項目建議加入條款,要求發展商提供一定數量的公眾泊車位,亦會研究在非辦公時段開放更多政府大樓的停車設施作公眾泊車位,若個別地區的私家車泊車位極度不足,會考慮在日後落實興建的商用車輛多層公眾停車場中,加入私家車泊車位的可行性。   而於配套方面,政府會繼續鼓勵停車場營運上載放實時泊車位數據到政府資訊網站,亦會與港鐵公司合作推動泊車轉乘優惠。

  文件又提到,未來五年會再多40個短期租約停車場土地被收回發展,涉及8500個泊車位。於2013至2016年間,短期租約停車場將由211個減少至185個,車位數目由33400個減至32200個。政府解釋是發展步伐加快,加上海濱事務委員會反對臨海的短期租約停車場新租或續租,令覓地工作愈見困難。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