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手段卑劣/強迫換「軍票」 開設假銀行

時間:2025-08-19 05:01:26來源:大公报

  圖:日軍以印製偽鈔和製造假護照等卑劣手段,在二戰期間掠奪大量財富。

  1931年「九一八事變」前,日本在中國東北的直接投資,超過了對其他國家投資的總和。當時日本橫濱正金銀行的日圓以及「朝鮮銀行」發行的鈔票流通於中國東北各地,而中國貨幣的流通量不及其五分之一。「九一八事變」後,日本扶植偽滿洲國,成立偽銀行,發行偽幣,以此掠奪中國人民財富。

  換取外匯採購物資

  1938年7月12日,日本「五相會議」決定為了使中國喪失抗戰能力,設法造成中國法定貨幣的崩潰,從而取得中國設在國外的基金,由此在財政上使中國政府自行崩潰。於是,日本在華每佔領一處,便強制推行沒有準備金及無信用價值的「軍票」,並以偽政權的名義設立銀行,發行所謂「法定貨幣」。

  南京、華北、蒙疆地區的偽政權,發行的偽幣有「中儲券」、「聯銀券」、「蒙銀券」等,由於沒有準備金,日本規定偽幣與法定貨幣平價互換,還利用奸商將淪陷區的物資走私到國統區,從而套取法定貨幣,然後將法定貨幣拿到當時還未被日本佔領的上海租界,再於中國政府開設的銀行換取外匯,在國際上採購各種物資,瘋狂掠奪中國資金。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