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邱太最擔心沒有人像自己那樣照顧婷婷/大公報記者林良堅攝
【大公報訊】記者孫凌奕報道:母愛的力量,支撐她與病魔抗爭,也賜她一次又一次直面生死的勇氣。四年前,邱太新婚不久便喜獲懷孕的消息,晴天霹靂的噩耗卻接着傳來,她確診患胸腺癌。救自己還是保孩子?她從來無懸念,「在我心裏,她是第一」,冒死也堅持誕下的女兒,現已三歲,而自己可用治癌的化療藥已用盡,似是走入山窮水盡的深谷,她希望有奇跡出現,可看着女兒成長,「我最擔心如果我不在,就不會有人像媽媽般愛錫她」。
接受切腫瘤術幸保平安
懷孕26周時,醫生發現邱太的心肺間有腫塊,並開始壓住心臟,癌細胞不斷擴散。30周後不可終止懷孕,時間迫在眉睫,爸爸的一句說話,「小朋友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她自然會走」,促使了保孩子的決定。由於無法接受電療或化療,她需接受開胸手術切除部分腫瘤。手術前,她做了最壞打算,甚至找來丈夫的朋友,叮囑萬一母女無法走下手術台,拜託朋友好好照顧她的丈夫。幸手術成功,母女暫時平安。
「剛好結婚一周年,女兒就提前出世了,好像是我們的結婚禮物。」早產近兩個月,女兒婷婷的心肺功能未發育完全,在保溫箱裏度過生命的首兩個月。邱太繼續化療,當時家住深水埗,只要身體支撐得住,她就每天到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探女兒。看着保溫箱裏的女兒,擔心蓋過初為人母的喜悅,「女兒心臟有個洞,無『埋口』,全身插滿喉管。」
難承擔高昂化療藥費
四年來,她先後接受50多次電療,輾轉使用不同化療藥控制病情,但她的癌症突變基因較少見,僅三款化療藥可用,她對其中兩款已產生抗藥性,只能用一款舊藥控制病情,等待奇跡出現。最後一線希望,是每針需3.5萬元的免疫治療藥物,她無奈一笑:「我好想醫好,但這藥太貴啦,我無做(療程)……三星期(注射)一次,一個月就要六萬元。」
面對絕望,但仍懷抱希望,就是親身看住女兒大學畢業、自力更生。她形容,是女兒在支撐着她,讓她「仲算精神」,「早前突然(癌)指數高得犀利,醫生說我(的癌)又在擴散,每次聽了這些不好的消息,幸好第二天她(女兒)的幼稚園搞活動,做運動,就忘記了自己有病。」
「我將她(女兒)放在第一位,然後才考慮自己。」放棄女兒,揀自己先治療或會快些痊愈的念頭,從未出現過。邱太稱曾希望請求基金會幫助,公開呼籲社會善心人資助她治病,但她不希望別人知道自己有事,更害怕曝光後,女兒可能會被人歧視,遭疏遠,無人願和女兒做朋友。三年多來,如影隨形的恐懼是,「萬一自己有事,其他親人不可能像媽媽這樣照顧自己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