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鳳溪一小STEAM LAB  培育創新

時間:2017-05-11 03:15:36來源:大公網

  圖:校方在學校的有蓋操場舉行教育產品展銷會,讓商業機構將最新式的教育方案展示在學界面前

  創科教育近年成為全球教育發展新趨勢,教育局分別向每間小學和中學撥款十萬元和二十萬元,讓學校以校本形式發展STEM教育。為了培養小學生創新、探究的精神,位於上水的鳳溪第一小學設立新「STEAM LAB」,近日舉行啟用儀式,邀請一批熱心STEM教育的校長、老師,和教育商業機構一同參加活動,港科院院長徐立之亦親臨現場,以STEM為題演講。\大公報記者 唐曉明(圖/文)

  演講結束後,朱偉林更帶同徐立之參觀STEAM LAB及學校的科創設施。朱校長對STEAM LAB充滿期望,認為可作為該校推動STEM文化的橋頭堡,長遠希望將STEM知識融入各科課堂。

  校方在學校的有蓋操場舉行教育產品展銷會,讓商業機構將最新式的教育方案展示在學界面前,又開辦STEM講座課程,吸引不少學界人士參加。朱偉林稱,參與單位來自本地及內地的學校及機構,包括大學、中學、小學、不同教育及科技機構,近190個,活動報名人數約950人。

  啟動日圓滿結束,朱偉林表示欣喜。他說,過去四年曾舉辦電子學習公開課,讓中小學老師有交流分享的機會,「鳳溪第一小學重視分享文化,作為教育工作者,透過彼此分享,令老師教育質素有所提升」。他說,今年進一步設立平台,讓14、15個攤位展示最新的教育產品,讓更多教學同工有所得益,現時正計劃明年3月24日再舉辦同類型的交流活動。

  另一方面,在STEM概念未普及以前,鳳溪一小已經積極發展科創教育,朱校長表示,「為應付未來社會轉變,小朋友需要在求學階段,打好STEM基礎。開展STEM教育不能單打獨鬥。教育局向每間學校資助十萬元推動STEM教育,我校主要用於舉辦機械人訓練班。事實上,十萬元連學校新建的STEAM LAB的建造費用也不足夠,需要其他津貼幫助。」

  善用商界資源達至雙贏

  談到與內地手機遊戲公司「網龍網絡有限公司」的子公司Promethean Limited合作,朱校長說該公司在內地已經推出了學習教材,但和香港課程截然不同,不能全盤搬到香港使用,「我校提供一個環境讓他們優化教材,學生則可享用最新的課程教材,藉此達到雙贏效果。」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申請了優質教育基金,亦與鳳溪第一小學合作,在港大教育學院副院長謝錫金帶領下,進行擴增實境有關的網上閱讀研究。該校正籌備數學和常識有關的虛擬實景VR課程。朱校長直言,VR是未來發展趨勢,十萬元資助對學校而言只是杯水車薪,必須將各方資源整合,做到資源共享,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教育方案,香港創科教育才有生機。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