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黛西札記/「我家住在中華門」\李 夢

時間:2025-08-07 05:01:58來源:大公报

  「八五後」導演申奧執導的《南京照相館》,甫上映即引發眾多關注及討論。日前在戲院欣賞點映場,見入場觀者眾,且多為一家大細祖孫三代相伴前來。兩個多小時的電影,並無小孩喧嘩,全場肅穆,抽泣或憤憤聲此起彼伏。

  電影聚焦一九三七年底至一九三八年初那段黑暗歲月,取材自真實史料影像。彼時南京淪陷,日軍入侵,燒殺搶掠,長達六個星期的屠城致三十餘萬人慘遭殺戮,震驚世界。與其他憶述抗戰的同題材電影不同,《南京照相館》的主角並非將領兵士,也未直敘前線戰事之艱困慘烈,而是截取幾位萍水相逢普通百姓的故事,不求宏大,反而直抵內心。因緣巧合相遇在南京城內吉祥照相館中的阿昌、老金和毓秀等人,相伴步入一場直面生死、驚心動魄的旅程。晦暗、壓抑、憤懣,卻從不缺少對正義與生命的希望。

  郵差阿昌落入日軍之手,因一技之長而僥倖活命。他向照相館主人老金學習了沖印相片的手藝,奉命沖洗日本隨軍攝影師伊藤拍攝的大量記錄侵華日軍纍纍罪行的相片。原本沖洗相片為求自保,日復一日,親見同胞被屠戮之慘狀,又遭受日本軍官非人虐待,退無可退時,奮起反擊,與藏身於照相館暗室內的毓秀、老金妻女等一道,向痛斥「支那人是豬」的野蠻日本兵士展示了深藏於中國同胞內心深處的勇毅與擔當。

  小人物因動盪巨變而生大勇氣,做出壯舉,其間的張力,恰是此片感人至深之處。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一眾人臨別前晚,在照相館留下合影。背景板一幀幀轉動,從南京玄武湖中華門到北京紫禁城頤和園,從杭州西湖到萬里長城,泱泱華夏五千年山河萬里,牽動每一國人心。「我們不是朋友。」阿昌英勇犧牲前對伊藤狠狠說出的這句話,字字千鈞。面對侵略者的槍炮刺刀,逃避瑟縮從來只能讓自己身陷絕境。危難關頭眾志成城,抱着哪怕萬分之一的勝利渴望,矢志不移,才能換來國泰家安。

  聽聞《南京照相館》八月將在香港上映,希望市民特別是香港中小學校的師生能夠入場觀影,了解南京同胞八十多年前遭受的深重苦難,也不要忘記日佔香港時,日本士兵在此地犯下的滔天罪行。以史為鑒,不是延續仇恨,而是要銘記歷史,照亮前路。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