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各界籲港積極參與大灣區建設

時間:2017-05-10 03:15:13來源:大公網

  圖:澳門各地熱烈歡迎張德江委員長蒞澳視察\大公報記者 何嘉駿攝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昨日強調,愈來愈多的國家和地區希望搭上我國發展的快車,而香港、澳門可以免費上車,享受VIP的服務,呼籲港澳企業家和市民要抓住這個機遇。香港社會各界認同香港要珍惜機遇,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揮超級聯繫人的作用。「如果我們再做鴕鳥,只會白白錯失機會」。\大公報記者 馮瀚林 文軒

  全國政協常委、香港廣東社團總會主席陳永棋指出,張德江早在2003年主政廣東之時就已提出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的概念,如今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更印證了他獨到和前瞻的眼光。他憶述說,張德江自擔任廣東省委書記以來,便積極推動廣東與香港的互助發展,每年都會邀請十幾個香港知名人士到粵,就兩地合作聽取意見,而他自己也是受邀者之一。他強調,香港必須緊跟國家的發展,尤其是加強與廣東省合作,而與國家共同發展的重要一步,就是年輕人走進內地,了解國家,大膽創業。他批評香港有部分人對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發展策略反應冷淡,「如果我們再做鴕鳥,只會白白錯失機會」。

  香港擁有天時地利人和

  全國政協常委、前律師會會長劉漢銓認為,張德江的講話語重心長,亦提醒港人要把握與內地共同發展的機遇,否則「蘇州過後無艇搭」。他分析指,香港要搭乘國家發展快車,擁有天時地利人和,例如在法律方面,香港長期與國際接軌,受到國內外認可和信賴,當內地企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貿易之時,香港的律師便能大展拳腳。不過,他感慨港人或因對國家了解不深,竟對「一帶一路」這樣的「百年良機」不甚積極,擔心會被外國律師行搶了先機,「我們近水樓台,點解仲要畀人先得月?」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勇認為,張德江在北京時已說過這個比喻,香港近水樓台先得月,有優勢也是很正常,「香港有天時地利人和,國家改革開放,香港人也是喝了頭啖湯,所以中央領導人苦口婆心呼籲香港把握機遇,香港應該要把握。」陳勇又稱,香港可以做好超級聯繫人角色,利用先行者的成功經驗,減少失敗機會。澳門一心發展經濟,不會泛政治化,值得香港學習。

  港澳應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長張學修贊同張德江的講話,又指「很多人都想乘坐中國這部快車,既然香港可以免費上車,當然要珍惜機遇,好好發展經濟,在大灣區擔任主導地位。」他續說,在粵港澳大灣區九市兩區,香港一直是榜樣,具有不同優勢,又是自由港,兼且完善法制、交通便利等,認為內地企業可以利用香港作為窗口「走出去」。他強調,澳門經濟發展速度快,香港可以借鑑,而香港與澳門是兄弟關係,應該互相學習,同時與周邊城市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互相取長補短。他又說,張德江讚揚澳門不爭拗,不空耗,善於把國家發展大勢和自身優勢結合起來,這番言論具有啟示作用,認為香港要好好學習。

  另外,對於張德江指澳門率先完成基本法23條立法,在維護國家走在前列,民建聯主席李慧琼表示,內地近年在政治、國際角力面對不少壓力,所以重視維護國家安全的問題,而香港在23條立法有憲政責任,而候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對23條已有立場,會根據香港實際情況進行。香港「港獨」和分離主義有蔓延趨勢,香港作為國家一部分,有責任處理。

  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表示,她不認同張德江給予林太壓力的說法,而香港與澳門各有千秋,認為下屆政府應該要營造氣氛,令市民更了解23條立法。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