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神曲》謝幕現場。
為慶祝中意建交55周年,意大利音樂劇《神曲》9月4日至7日在香港舉辦一連五場表演,這亦是該劇首度來港演出,為觀眾帶來但丁史詩的沉浸式體驗。《神曲》聯合製作人雷奧納多.格拉維納致辭表示,「《神曲》不僅是一場演出,更是一座文化橋樑,連結兩個同樣以詩歌、哲學、藝術與美為核心的文明。」/大公報記者 顏 琨 郭悅盈
音樂劇《神曲》由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特別支持,紫荊文化集團指導,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察哈爾學會主辦。
在中國多個城市演出50餘場
在昨晚的演前交流會上,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利群致辭表示,「作為全球首部改編自但丁同名史詩的音樂劇,《神曲》不僅是一場視聽盛宴,更是一份蘊含深厚友誼的外交獻禮。近年來,我們持續深耕粵港澳大灣區文化沃土,助力香港建設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意大利駐香港領事館總領事費文浩致辭表示,「《神曲》在中國巡演15個城市,舉辦50餘場演出,讓更多中國觀眾透過音樂和戲劇感受但丁作品中蘊含的人文精神。香港作為東西交匯的國際都會,一直在推動雙邊文化交流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雷奧納多.格拉維納表示,《神曲》中的人文精神,與中國思想家們的智慧遙相呼應,展現出人類共同面對挑戰、追尋平衡與和諧未來的精神力量。正因如此,這部音樂劇不只是藝術禮物,更是中意共享的珍貴文化遺產。
音樂劇《神曲》是首部把詩歌《神曲》用音樂來詮釋的音樂劇作品,是對《神曲》的再發現、再挖掘和再創作。今次的音樂劇融合搖滾、歌劇與古典樂,配合3D沉浸式投影與機械舞台,帶領觀眾展開從黑暗到光明的靈魂旅程。
在創作的過程中,導演安德烈亞.奧爾蒂斯表示一直謹遵但丁的原著來改編。「這部音樂劇運用意大利人的想像力,注重文化內涵和歷史的厚重感,讓觀眾感受到但丁原著的魅力。希望這部作品可以成為帶給中國觀眾的一份禮物。」
在今次音樂劇中飾演但丁一角的是意大利演員安東內洛.安焦里洛。在他看來,這個角色並非一尊高高在上的雕像,而是一個真實的人。而導演安德烈亞的選擇是讓演員去呈現「詩人背後的男人」,這也是他在表演中努力展現的重點。安東內洛表示,「我們習慣把但丁放在遠處,穿着紅袍,像一尊必須仰望的偶像。但其實他也是一個普通人,有過戰爭,有過流亡,也面對過孤獨和痛苦。」
《神曲》分為地獄、煉獄與天堂三部分,但在表演過程中,安東內洛將身着一件戲服從頭演到尾。對他而言,地獄最具挑戰。「地獄的故事非常觸動人心。比如法蘭切斯卡與保羅因愛而死,或是烏戈利諾親眼看着自己的孩子餓死。作為演員,如果每晚都當成第一次聽到這些故事,那真的很難承受。」他解釋,地獄之所以格外深刻,是因為它「貼近人性、具體可感」。這裏的痛苦與懲罰,不僅是舞台的再現,也是人類情感的投射,因此特別容易與觀眾產生共鳴。
音樂劇《神曲》運用了大量3D投影技術及舞台裝置,此前曾在成都、北京等城市進行巡迴演出。與內地劇場舞台不同,今次的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綜藝館場地較小,在舞台布景和投影方面都做了調整。導演安德烈亞表示,「儘管場地有所變化,但整體的故事內容沒有做任何刪減,會完整的呈現出來。在較小的場地演出可以離觀眾更近,希望可以與觀眾更親密的接觸。」
為引進更多世界級作品提供借鑒
察哈爾學會國際傳播委員會秘書長、高級研究員周虎成表示,《神曲》是世界經典名著,此次意大利原版音樂劇能夠在中國多地巡演,恰逢中意建交55周年,具有特殊的文化交流意義。這部作品將但丁的史詩改編為現代音樂劇,引發觀眾對哲學、生命與社會的思考,也是公共外交的實踐。觀眾能體驗東西方文明的共鳴,並對意大利文化形成新的認識與探索。
他續說,《神曲》項目展現了「智庫引導、企業主導、藝術為本、科技為翼」的合作模式,保持藝術格調並運用3D投影等技術呈現經典,為中國引進更多世界級作品提供了借鑒。
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特派員崔建春,紫荊文化集團董事長許正中,十三屆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察哈爾學會會長韓方明,紫荊文化集團副總經理薛麗軍,但丁學院香港總部主席Bruno Feltracco等亦出席演前交流會並擔任主禮嘉賓。
圖片:大公報記者郭悅盈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