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百年前引入恆河猴保水質

時間:2017-04-16 03:15:20來源:大公網

  香港「馬騮山」估計聚集了近一千隻猴子,不同族群更分為不同幫派,當中以有擁600名「門徒」的猴王「骷髏頭」最威水,「勢力範圍」遍布整個金山郊野公園。

  猴王「骷髏頭」擁600「門徒」

  本港目前約有2000隻野生猴子,共分為30個族群,品種包括獼猴、長尾獼猴及牠們的雜交種,主要分布在金山、獅子山及城門郊野公園。據悉,香港於1910年從印度引入恆河猴,原意是希望牠們能吃掉九龍水塘周邊的有毒植物「馬錢」,以保護水質。水塘落成後,有人往放生長尾獼猴及「西藏短尾猴」等品種,令「猴子王國」日益壯大。

  當中最為人熟悉的,要數稱霸金山郊野公園的猴王「骷髏頭」,又名「鬍子」。牠身高近一米,漁護署人員稱呼牠為「鬍子」,因牠的臉上滿是長毛,仿如鬍子,另一特徵是行路時翹起尾巴,甚有威勢;餵猴人士則因牠的面型而稱呼牠為「骷髏頭」。據悉,近乎整個金山都是「骷髏頭」的地盤,手握約600「門徒」,是全港2000多隻馬騮的四分之一,每逢有人餵飼,小猴均會主動讓開,把最好食物都留給牠。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