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文署向傳媒介紹新年度工作計劃,左起:助理署長(圖書館及發展)劉淑芬、助理署長(演藝)楊芷蘭、署長李美嫦及助理署長(文博)陳承緯(曾敏捷攝
大公網4月11日訊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將推出連串活動慶祝回歸20周年,包括與故宮博物院、大英博物館、羅浮宮等合辦多項重點展覽,其中設於科學館的「永生傳說—透視古埃及文明」展覽,展出六具不同年代及身份的木乃伊,並首次以電腦斷層掃描技術展示木乃伊的不同層次。
康文署署長李美嫦今日在傳媒茶敘上簡介多項慶祝活動,其中香港科學館在今年六至十月將舉辦「永生傳說—透視古埃及文明」,展示約200件大英博物館的展品,包括六具木乃伊,並首次在港使用無創的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技術,令市民有機會看到木乃伊的飾物、肌理、骨骼等多個層次。
香港科學館總館長薛雯補充指,該六具木乃伊屬於不同的年代,分別是歌手、祭司、貴族女人及小童等,配合他們生前的身份,展覽同時展示木乃伊所屬年代的文物,包括樂器、護身符、美容用品及玩具等,展覽亦會有金字塔建築等互動遊戲,「以前的展出可能看是文物,今天我們希望從科學的角度多看一點,形式亦更互動」。
至於其餘四個展覽,「羅浮宮的創想:從皇宮到博物館的八百年」會率先在月底開幕,展覽會在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行,展出超過130項法國羅浮宮的藏品,包括較為罕見的林布蘭版畫第一版等;「八代帝居—故宮養心殿文物展」、「萬壽載德—清宮帝后誕辰慶典」則會在七月至十月展出,展出多項故宮文物,例如康熙御筆親題贈送孝莊太后的「萬壽無疆」牌匾;今年11月舉行的「絲綢之路」展覽,預計展出約200件與「長安—天山廊道」相關的文物,分別來自中國四省及中亞的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其中中國四省的160件文物,當中逾半是國家一級文物,是歷來到香港一級文物比例最高的一次展覽,突破國家借出一級文物不超過20%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