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葉劉淑儀宣布結束選舉工程/大公報記者林良堅攝
【大公報訊】記者文軒報道:行政長官選舉提名期昨日截止,參選人葉劉淑儀同日宣布結束選舉工程,第二次與「入閘」選特首失之交臂。有學者分析,反對派企圖製造流選,建制派票源更需要集中,葉劉淑儀未能「入閘」主要從大局着想,而其過去的工作成績值得肯定。
昨日下午二時半,葉劉淑儀與其競選團隊在位於灣仔的競選辦公室召開記者會。葉劉淑儀說,經過77日的選舉工程,自己與不同組織及界別人士進行了137場會面、21場座談會、45次傳媒訪問,整個競選過程中花了500至600萬港元,不足選舉經費上限的一半(約800萬港元)。對於五年前參加特首選舉亦無緣「入閘」,她認為上次是因為準備不足,只有10日去爭取選委支持,而今次在準備充分的情況下依然無法「入閘」,則是「非戰之罪」,因為選委只有1200票不夠分,而並非她或團隊表現欠佳。她強調想做開明的建制派,難免要在矛盾及夾縫中爭取選票,但自己不會後悔。
宋小莊:非否定過去成績
回顧競選的過程,葉劉淑儀說,自己獲得的提名遠遠不足150票的門檻,但上星期仍期望有戲劇性變化,不過近兩三日知道沒有機會,反而放鬆。她形容自己是樂觀的人,不喜歡做悲劇角色,感謝此次選舉令自己有機會同社會各界人士交流,明日起會恢復立法會議員工作,繼續為香港市民服務。至於五年後會否捲土重來,她直言現時言之尚早,要視乎屆時的健康及興趣。
葉劉淑儀亦透露,已成為特首選舉候選人的胡國興曾聯絡她,爭取她的支持,但她對三位候選人會一視同仁,任何人希望得到新民黨選委的支持,都需出席他們舉辦的座談會,讓他們了解政綱。
法學博士、資深評論員宋小莊分析指,反對派一直企圖製造流選,如果葉劉淑儀與林鄭月娥、曾俊華、胡國興三人一同「入閘」,會分薄選票,令流選的機會大增,故建制派集中選票亦是從大局着想,並非否定葉劉淑儀過去的工作成績。
對於提名葉劉淑儀的選委未來會支持哪個候選人,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估計,部分人或覺得葉劉淑儀與林鄭月娥很相似,從而轉投林鄭月娥,但亦存在變數。另一行政長官參選人余永賢亦同日宣布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