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家長用心教育 發掘子女潛能

時間:2017-02-27 03:15:26來源:大公網

  圖:關昊罡榮獲香港十大優秀青年

  香港流行一個半開玩笑的說法:「成功需父幹」,意即子女的成功,全靠父親不斷努力。事實上,一個小朋友的未來發展,和父母的教育有很大的關係。資優生關昊罡,便是經父親關鏡生刻意栽培成材。關爸爸指出,學校難以完全了解每個學生的身心發展,惟有家長用心教育,才能把子女多元能力發掘出來。   大公報記者 唐曉明

  上期提到,大部分學校以成績論優次,令資優生成為「成績好」、「乖學生」的代名詞。香港的「讀書求分數」文化,令學校老師的課擔繁重,難有時間細心觀察每個學生的身心變化,容易單憑分數論學生優劣。「天生我才必有用」,不論是患有學習障礙抑或資優兒童都是一樣。關鏡生表示,大部分家長都把教育子女的責任全推到學校身上,其實,家長最了解小朋友的情況。

  關爸爸多次強調,放手讓兒子投身自己喜歡的興趣,並非對他們置諸不理,而是花盡心機,讓兒子在自己喜歡的領域上好好發揮。

  在昊罡每個成長階段,關爸爸都為兒子多想一步,舉例來說,昊罡愛上科研活動,關爸爸會主動為兒子安排全港學生科技大賽、香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等合適舞台,讓他發揮才華,盡展所長,從中增加自信。

  細心觀察孩子真正需要

  昊罡取得多個科技獎項後,備受社會認同,到2016年更取得由民政事務局及青年事務委員會合辦的「香港十大優秀青年」。關爸爸並沒有因兒子獲取多個大賽獎項而雄心勃勃,反而繼續細心觀察兒子的真正需要。

  當昊罡希望花更多時間在自然生物研究上,關爸爸就申請了香港科技大學資優教育發展中心舉辦的生命科學資優課程,讓兒子學習自然生物知識。

  從關家父子身上可以看到,父母為資優兒爭取獎項成績固然重要,但孩子的想法更為優先。

  父母可以做的,是為資優兒安排喜歡的平台,讓他們在自己的興趣上發揮,適時給予方向建議,才能讓他們發揮資優能力,在社會上翱翔。

  (本篇為資優家長關爸爸系列故事的壓軸篇)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