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議員陳恒鑌認為,車房外錶位經常被佔用的原因或與車房的設計有關,不少車房的設計缺乏一個正常的出口,有些車房為便利修車而選擇使用錶位進行修車,導致錶位被長期佔用令其他駕駛者無機會使用,造成不公平,他建議政府除了設法增加車位,日後在城市規劃上或可考慮到車房對經營環境的需要,研究劃出一個指定地方讓車房運作,避免集中在車位或錶位較多的地方,降低對市民及駕駛者的影響。
中國香港汽車會永遠榮譽會長李耀培認為,這次享和街車房外錶位爭執事件或只是錶位被佔用問題的冰山一角,雖然大部分司機在使用錶位時都有付錢,不付錢霸佔錶位(包括車房外)相信只是少數,但咪錶原本的作用是讓車主在遇上急事時短暫停泊車輛在路旁,惟現時有不少車主將咪錶位當作泊車位用,導致車位的周轉率降低,造成司機找錶位難的情況。他指出造成找錶位難的現象,主要是因為現時錶位的收費長期與市場脫節,每15分鐘只需2元,即使之後將加價至每15分鐘4元,仍遠低於在停車場泊車的收費,令更多車主選擇在咪錶位長時間泊車,以至於將咪錶位當作泊車位,停泊長達數小時,甚至有司機心存僥倖不付錢霸佔咪錶位,至警方「抄牌」才付款,即使要繳交交通違例罰款也覺得比停泊在停車場划算,造成濫用及霸佔咪錶的現象。
錶位可設累進收費防濫用
李耀培建議除了配合科技執法,監察及打擊霸佔咪錶位的行為,亦需要提升咪錶位的收費,當車主停泊車輛在咪錶位超過一小時,其後每小時的收費便加倍(即一小時16元,2小時32元,3小時64元,如此類推),若長時間仍不駛走車輛,或可以違例泊車對車輛發出告票,甚至拖走,同時不同地區的咪錶位也可採取不同收費,以鼓勵車主在停車場泊車,增加咪錶位的周轉率,紓緩尋找咪錶位難的問題;長遠來說,當局應與商場、商用大廈的物管公司等不同持份者商討如何增加停車位,例如將一些空置地方改建為停車場,或者參考內地引入智能停車場,以增加車位供應,日後的建築規劃亦應考慮到車位供應的因素,以解決車位不足的問題。\大公報記者 古倬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