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2月13日訊(記者李永青)香港貿發局報告指出,去年泰國人口約6,800萬,是東盟第四大國家,排在印尼、菲律賓及越南之後。相對於區內大部分國家,泰國的消費市場較為成熟,但仍有很高的增長潛力。事實上,泰國城市化發展持續不斷,而且中產階層興起,未來5年,經濟將由生產力推動而持續增長。
報告指出,泰國與區內其他新興市場一樣,城市化發展非常迅猛。聯合國的資料顯示,泰國城市人口所佔的比例,從2006年的38.8%,上升至2015年的 50.4%,主要增長集中於曼谷附近一帶。再者,家庭收入亦持續改善,有助推動生活時尚產品及服務等非必需品的消費支出增長,為香港供應商提供理想商機。
世界銀行已把泰國列為中等偏高收入經濟體,而2015年該國的人均每月收入和支出分別為273美元及215美元。在大曼谷區,這兩個數字分別為443美元及 334美元,較全國平均數高約60%。供應中高檔產品的香港供應商,若把銷售焦點放在大曼谷區,相信會更具成本效益。事實上,大曼谷區的購買力較高,零售業及分銷渠道亦發展得較好和更有組織性。
報告指出,網上購物已成為一個全球趨勢,而泰國消費者亦越來越接受這種購物方式。據Statistica的資料,2016年泰國電子商貿市場的收益達24.51億美元,預測未來5年每年增長17%。這個市場最大一個部分是電子及媒體,在2016年的總值為11.17億美元,而時裝及玩具/嗜好/自行動手產品等兩大範疇,預期在未來5年的年均複合增長將最為強勁,分別有27%及21%。
不過,網上商店及市場傾向保持低庫存,很多都會發出小批量訂單,甚或有需要才下單,對此香港供應商要作好準備。因此,供應商為泰國潛在業務夥伴製備價目表和產品目錄時,要清楚列明最小訂貨量。此外,亦要為潛在買家準備產品樣本,包括免費和收費的,以便他們評估產品質素。另一方面,製造商須準備法律文件副本供買家查閱;亦可邀請買家到工廠參觀,以贏取他們的信任及培養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