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傳統裙褂以繡上龍鳳為主
裙褂是中國傳統禮服,男士穿長衫馬褂,女士則着裙褂,「褂」是指上身的對襟衣,「裙」則是下身長裙,裙的意義象徵兒女成群。相傳幾百年前有一位大臣梁儲,廣東順德人,曾扶持年幼皇帝登基,小皇帝長大後,在梁儲女兒出嫁時,為表達對梁儲的尊敬,御賜「龍鳳裙褂」,裙褂自此在廣東流行,並視之為體面,後來再流傳至上海和北方一帶地區。
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前,裙褂以繡龍鳳、鴛鴦、花草等吉祥圖案為主,五十年代後,興起珠片珠石褂裙,圖案以龍和鳳的圖案為主,取龍鳳「呈祥」與「情長」的同音意思,祝福新人情比金堅,到六十年代則開始用金銀線刺繡,新增五隻可愛的小蝠,寓意「五福臨門」,而五福是指「福、祿、壽、喜、財」。
製造裙褂,需時三至八個月,為求圖案的對稱統一,更必須由同一師傅完成,簡直考功夫,一針一線都見真章,但又因為全人手製造,而獨一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