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上月份零售額受惠於節日消費氣氛,預料跌幅將收窄 /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記者謝進亨報道:本港零售業銷售連跌21個月,去年11月份單月跌幅再次擴大,按年跌5.5%。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鄭偉雄對此表示失望,指11月份內地訪港旅客數字跌幅改窄,惟跌幅仍然擴大,意味內地旅客消費模式正轉變。他預料,12月份零售額受惠於節日消費氣氛,將錄下跌2至3%或與去年持平,而2016年整體跌幅料介乎7%至8%。
政府統計處昨日公布最新零售業銷貨額臨時統計數字,2016年11月份零售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為360億元,按年下跌5.5%;去年首十個月合計數字按年下跌8.6%。扣除期間價格變動後,11月份零售業總銷貨數量按年下跌5.6%,首11個月則累計跌8.6%。各零售類別中,「電器及攝影器材」跌幅最大,達27.3%,其次是「汽車及汽車零件」及「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物」,分別按年跌15.5%及14.4%。反之,百貨公司貨品的銷貨價值上升1.7%,而受天氣、促銷活動、旅客數量影響較大的「服裝」亦按年升4.1%。
鄭偉雄表示,商戶過去數年提早在11月減價,做法奏效,惟消費者適應後,習慣留待在12月消費,故刺激效用大減。他又稱,11月訪港旅客跌幅為2.4%,較10月收窄0.3%,惟零售業銷售跌幅仍然擴大,反映內地客消費模式改變,未能推動消費市道,而鐘表等奢侈品首當其衝受影響。鄭偉雄預測,受惠於節日消費氣氛,料12月份零售業生意將稍有起色,估計零售額按年跌2至3%,或與去年持平,去年第四季零售額則跌3至4%,累計全年下跌7至8%。
料今年初趨向平穩
立法會旅遊界議員姚思榮稱,內地訪港旅客跌幅已逐步放緩,甚至出現反彈跡象,惟人民幣貶值、加上內地客消費模式轉變,不再來港搶購珠寶等貴價奢侈品,料零售業銷售在12月仍會下降,直至今年初才趨向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