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4月21日,在重慶市一家企業,工作人員在總裝車間組裝即將出口老撾、緬甸的挖掘機。\新華社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經濟學專家萬喆表示,4月中國經濟在複雜的國際環境中展現出顯著的韌性,尤其在關稅戰持續升級的背景下,多項核心的指標呈現積極變化,韌性與結構性的突破並存。首先是消費回暖和服務消費的升級,其次是工業增長的韌性凸顯,高技術產業引領非常明顯。
此外,萬喆提到,儘管美國對華濫施關稅,但是高技術製造業利潤增長還是支持了工業經濟的質效提升,而外貿企業也通過一攬子的政策,包括拓展內銷,優化供應鏈布局等方式在應對衝擊。「新三樣」出口增長非常顯著,國產大飛機C919的訂單也突破千架,顯示了中國高端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
萬喆指出,4月的出口數據超市場預期,對東盟、印度的出口增長比較明顯,對美出口的佔比在下降,關稅豁免領域搶出口的效應顯著,集成電路出口額同比增長在20%以上,整體來看,多項政策都為外貿多元化提供支撐。「4月份的經濟數據表明中國在挑戰中正在培育新動能,在關稅戰衝擊下展現出較強韌性。消費回暖,出口結構的優化,政策精準發力成為核心的支撐。」萬喆說。
中國銀河證券估算,4月當月GDP增速在5.6%左右,較一季度5.4%的增速小幅上行。經濟在保持一定韌性的同時,仍延續高質量轉型趨勢。\大公報記者朱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