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姜在忠(中)等在台上展示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樓宇烈親筆書寫的「大公宗教」和「大公國學」,宣布新頻道上線。圓圖為史利偉/大公報記者何嘉駿攝
【大公報訊】記者湯淩琰報道:一月一日,在2017年元旦暨香港回歸20周年祈福吉祥法會上,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姜在忠與台上眾人,展示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樓宇烈親筆書寫的「大公宗教」和「大公國學」宣布:「《大公報》、大公網宗教頻道和國學頻道正式上線」,在場近千位賓客應邀共同見證這一時刻。新頻道的建立旨在為宗教各界提供溝通交流平台,讓世界了解中國宗教,了解中國文化。
大公宗教文化事業部執行總裁史利偉表示,《大公報》自創刊以來,一直與宗教界保持良好關係,承擔主流媒體的社會責任,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新頻道將以「文化互鑒」和「文化自信」為導向,恪守主流媒體的社會責任,不遺餘力地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
史利偉續稱,「大公宗教」和「大公國學」的建立,並不是為了簡單的講解經典,而是要將「經典生活化,生活經典化」。他引述國家主席習近平曾說,國際社會期待聽到中國的聲音,中國在文化方面亦不能缺席。他認為宗教文化是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良好媒介,在文化對話過程中,講故事更具親和力,更容易被普通民眾所接受。他鼓勵宗教界人士通過大公宗教文化平台在對外交流中多講、講好真切感人的宗教文化故事,讓世界了解中國,了解中國宗教,了解中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