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上一輩是職業 這年頭為興趣

時間:2016-12-14 03:15:24來源:大公網

  圖:譚志雄是香港唯一一位能夠手繪清朝乾隆年間瓷器的彩瓷師傅

  上一輩人學廣彩,一入行便是一輩子的職業,如今年輕人學廣彩則視為業餘興趣。從事文職工作的區曉彤是譚師傅的「得意門生」之一,在香港教育大學讀大二時,她和同學便想學些簡單的廣彩技巧,畫些碗碟去集市擺檔。她坦言,剛開始去到粵東求教,不過想做一次市集,所以抱着「玩一下」的心態。「但師傅真的好好人,又肯教,廣彩瓷器又咁靚,我們就想着試下可唔可以run落去。」

  曉彤和同學喜歡用廣彩的畫法,畫一些「自己嘢」。曉彤說,她喜歡畫金魚和外星人。除了自己手畫的廣彩瓷碟,她們也會拿一些粵東磁廠的瓷器寄賣,讓粵東瓷器從「工廈」走上「街頭」。她說,當時若有人感興趣,她們便會介紹粵東磁廠。「他們都會很驚訝香港有瓷廠,通常的第一句就說『啊,呢間廠喺內地搞?』」

  講到廣彩的前景,曉彤沉默了一陣,她說:「我作為(與廣彩)有關的行內人,當然覺得香港要保留下去,但作為行外人,廣彩就是廣彩囉,廣州都有,點解香港一定要有?」

  手藝承傳是空談?

  無論歷史的紅塵如何翻滾,總是有些人盡力將這門精緻的手藝紀錄下來。「一新美術館」在9月至11月中舉辦了一場名為「港彩傳奇」的彩瓷展,70件展品均來自於粵東磁廠。「一新美術館」的總監楊春棠說:「香港人可能現在已經不再鍾意佢,但喺香港歷史上發生過,就要紀錄落來。」然而楊生對廣彩的前景並不樂觀。他說,廣彩的式微是歷史的必然,香港早已不是一個工業社會,而是商業社會,有生意才能生存下去。

  他指,如今中國瓷器遇到不少「勁敵」,日本、韓國和泰國來勢洶洶,「雖然香港的彩瓷工人手藝進步了,但外國做得更好,日本出品瓷器好靚,景德鎮都未必間間可以做到好質素,而且日本只賣500蚊一套,我們賣五萬。」他感嘆:「就算有人有錢有心去做,香港還有無咁嘅人才?要復興廣彩,不過是空談!」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