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古物古蹟辦事處最新建議,將皇都戲院評級「升呢」,評為二級歷史建築\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記者曾敏捷報道:有64年歷史的北角皇都戲院,保育備受關注,古物古蹟辦事處最新建議,將皇都戲院評級「升呢」,評為二級歷史建築,即建築具特別價值,必須選擇性保存。同樣引起保育爭議的中環閣麟街百年磚牆遺址,古蹟辦完成文物價值評估後,建議不予評級。古物諮詢委員會將於本周四開會討論有關評級建議。
1952年落成的皇都戲院,前身為璇宮戲院,是本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戰後戲院建築,但戲院近年被財團積極收購,正面臨清拆重建危機。今年初古蹟辦建議將皇都戲院評為三級歷史建築,但保育團體認為戲院極具歷史價值,要求提升評級,而古諮會今年四月開會討論後,決定押後審議皇都戲院歷史評級,讓古蹟辦深入分析其歷史及建築價值,古諮會委員亦在今年十月進行實地視察。古蹟辦最新建議將皇都戲院「升級」,評為二級歷史建築。
閣麟街磚牆遺址毋須評級
至於估計有逾130年歷史、可能是香港現存最古老「背靠背」民房遺蹟的中環閣麟街磚牆遺址,保育人士一直爭取當局進行評級,但古蹟辦歷史建築評審小組完成文物價值評估後,建議不需為遺址評級。市區重建局早前建議,以先拆卸後重置方式保育磚牆遺址。
前古諮會委員、香港大學建築文物保護課程學部主任李浩然稱,古諮會評級除考慮建築價值外,亦考慮社會價值及歷史價值等,根據現時不同關注團體提交的資料,他認為皇都戲院提升為二級歷史建築,是適當評級建議。至於閣麟街磚牆遺址,據他所知,當局考證所得上址非第一代「背靠背」民房建築,歷史未必如關注團體所講的悠久,而上址日後會是開放的空間,保育應首重安全,防止磚牆倒塌。
此外,山頂盧吉道27號大宅業主原擬將物業重建改裝為精品酒店,一度引來萬人聯署關注,古蹟辦指,業主近日提交補充資料,評審小組已根據歷史價值、建築價值、社會價值和地區價值等,建議把大宅評級由二級提升為一級。會議亦會討論將灣仔史釗域道六號戰前唐樓評為三級歷史建築、赤柱赤柱村道44號瑪利諾神父宿舍列為一級歷史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