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10月26日訊(記者龔學鳴)聲稱要「堂堂正正」行入議事堂要求宣誓的青年新政梁頌恆和游蕙禎,最終要靠八名反對派議員組成人鏈護送下,才能乘亂進入議事堂,惟人鏈之中卻獨欠民主黨的身影。黃碧雲事後明言,民主黨未有幫忙「護送」梁和游,是因為反對青政宣誓時將辱華和粗口字眼夾雜在誓詞之中。民主黨「光速割席」,表面上大義凜然,其實只不過是民意當前,不得不表態「攞分」而已。
青政「爆粗辱華」事件發生至今,不但建制陣營及其支持者齊聲怒斥,就連部分反對派支持者亦看不過眼,批評梁、游二人即使不滿意特區政府和特首梁振英,亦不應該在宣誓時以「支那」侮辱自己的國家和民族。對於作為反對派最大黨的民主黨而言,其支持者的政治立場普遍較溫和及年長,加上該黨區議會議席多,面對群情洶湧,當然也要「順應民意」斥責兩名議會「新丁」一番,否則難以服眾。
說到黃碧雲和游蕙禎,二人早於選舉期間已傳出「火藥味」。黃碧雲曾經在選舉論壇中,批評游蕙禎「收割」雨傘運動嘅成果;又質疑對方以「港獨」作偽命題,實為「中共打手」。未知黃碧雲昨日批評梁和游的一番話,當中是否夾雜一些個人感情。
事實上,民主黨的一直都是走較溫和的政治路線,其創黨元老司徒華雖然與中央和特區政府「對着幹」,但終究沒有講過一句「反中亂港」的說話;前主席劉慧卿亦以崇尚「和理非非(即和平、理性、非暴力、非出口)」自居。如今塗謹申貴為民主黨內,甚至是整個立法會中最資深的議員,理應領導其黨承擔道德責任,與辱華言行劃清界線,否則難以與這些黨內前輩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