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2014年先導計劃 清拆令100%遵從

時間:2016-10-24 03:15:15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曾敏捷報道:屋宇署多管齊下加強執法。今年進一步擴大打擊違例招牌執法行動範圍,針對灣仔譚臣道、佐敦廟街等六條街道,至今共發出290個清拆令及拆除危險構築物通知書。

  屋宇署總主任(小型工程及招牌監管)張金源接受專訪時表示,自2014年展開先導計劃的大規模行動,以街道為執法單位,效果顯著,2014年先導計劃發出的78張清拆令及「拆除危險構築物通知書」,現已100%遵從;2015年發出的264張清拆令及通知書,現已有54%遵從;至於納入今年大規模執法行動的六條街道,包括灣仔譚臣道、北角七姊妹道、佐敦廟街、旺角砵蘭街、荃灣川龍街及上水新發街,截至九月共發出245張清拆令及45張「拆除危險構築物通知書」。

  針對現存招牌的檢核計劃,自2013年實施至今,共接獲493宗申請,但當中逾53%被退回,現正處理25宗申請。張金源解釋,大部分被退回個案是申請檢核的招牌超出小型工程監管的規格。

  對於有指部分曾納入大規模行動的街道在署方執法一段時間後再有大量招牌湧現,屋宇署助理署長(機構事務)梁少文稱,商家希望藉招牌招徠生意無可厚非,而署方執法只是要取締違例招牌,故只要商家跟足署方規定,入則或透過小型工程監管制度,重新豎設新招牌,完全沒有問題。

  至於現時部分違例招牌需由署方動用公帑拆除,梁少文表示,署方會基於公眾安全考慮,先委聘顧問公司及承辦商清拆違例、危險或棄置招牌,事後再追討招牌持有人,若無法查證有關招牌擁有人,清拆工程開支會由政府承擔,「若涉及公眾安全,相信是合理的公帑支出」。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