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次階段長者服務券 業界讚更彈性

時間:2016-09-19 03:15:06來源:大公網

  「錢跟人走」的嶄新模式,是政府聽取安老業界意見後推出,三年前開始推行「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以共同支付模式,資助有需要長者於該區的非政府機構購買服務,有業界認同政策方向。首階段計劃反應熱烈,政府本月將推出第二階段計劃,擴展至全港18區,並提供不同價值的服務券,業界大讚次階段計劃富彈性,相信能吸引長者使用。

  本港安老服務需求一直非常大,業界期望,政府可從根本上例如資源及土地,提供協助,近年政府聽納業界意見,以「錢跟人走」方式,推出新計劃,業界認為是好的起步。

  讚政府接納意見再作改善

  基督教靈實協會長者服務主管周麗如(圓圖)認為,「錢跟人走」的做法有多方面好處,相比入住院舍,長者生活、接受服務時間更有彈性,訓練只需利用家居設施,便可以進行;對於認知障礙症的長者,在家居進行記憶訓練,幫助尤其有效;長者及家人亦可繼續居住,中心亦會教授照顧者一些基本的照顧知識及技能。

  周麗如透露,首階段計劃中,靈實於港島及觀塘中心均有提供服務,分別接受了53位及六位日間中心使用者。過往長者輪候服務,有的需等候四個月才獲分配使用日間中心,有的等候九個月才有送飯服務,同時長者只能被分配到指定中心接受服務,但今次計劃則讓長者有權選擇自己心儀的機構,亦可選擇不同服務券的價值,更具彈性。

  政府有多項安老設施,包括長者生活津貼,及快將推出的第二階段「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伸手助人協會雖然不是服務機構,但總幹事陸寶珠稱,其母親曾參與第一階段計劃,惟其後因有部分服務不適合使用而退出。陸寶珠稱,第一階段計劃只有單一服務價值,猶如一個固定套餐,惟其母用不着「陪診」服務等,因不想浪費服務,最後僅參與了三個月便退出計劃。她認為該計劃是好的起步,現在再推次階段,提供了五種服務價值,為不同需要的長者提供彈性,相信會有更多長者參與,亦大讚政府接納了用者的意見再作改善。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