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發起貿易戰變本加厲,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英對大公報指出,中方此次提出「採取數量型和質量型相結合的綜合措施,做出強有力反制」,而非直接公布對等規模,這說明面對美國的無理,中國的表現理性明智,在不失動作的同時,意在保護好中國的核心利益,尤其在涉及中國最重要的科技產品上做到整體協調,而非意氣用事。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中國不單純地與美國對等加稅是明智的,中國與美國要比的是反制措施的「含金量」。在產品結構上,中國向美國出口的商品多為勞動密集型產品,實際增值率並不是特別高,加徵關稅之後,相信損失也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
具體來看,白明指出,一方面,中國在應對過程中要做到穩準狠,在對象的選擇上多下工夫。從商務部此前公布的價值500億美元反制清單中可以看出,中方選擇大豆、汽車、飛機這「三大件」作為回擊對象,不僅圖一個動靜大,而且更加體現出精確制導效應。事實上,這「三大件」所在州、所在行業,在貿易戰中的得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對特朗普今後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