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兩張新聞圖片被世界各大媒體爭相刊發,一張是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成員國領導人合照,另一張則是加拿大G7峰會領導人合照。這兩場峰會,時間幾乎相同,聚焦議題均關乎地緣政治走勢和世界治理。由圖可見,青島峰會一片和樂融融氣氛;G7峰會現場卻是劍拔弩張,火藥味十足。這並不是兩張簡單的照片,背後折射出的,正是當前的國際形勢和國際關係真實寫照。當前,世界政治、經濟、科技等各個領域正經歷深刻的調整與變革,何者得人心,何人失天下?上合組織與G7集團截然不同的發展方向,實際體現着世界中心的轉變和對世界治理的再思考進程。
上合組織與G7集團,分別代表着世界不同經濟中心最重要的合作夥伴關係。可此次兩場峰會,展現在世人和傳媒面前的氣氛卻天差地別。從組織的發展理念和發展模式來看,上合組織講求「和而不同」,強調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理念,支援維護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和多邊貿易體制,追求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而G7集團本身是基於西方傳統國際關係中的地域政治力量,分化組合而成,因此成員國之間往往固守自身利益,採取非合作博弈,因此內部摩擦爭鬥無可避免,且不斷增多。
這一點,從G7集團「領頭羊」美國,單方面宣布對其他成員國,包括英國、德國、法國、加拿大的鋼和鋁徵收高額進口關稅,就可窺見一二。
事實上,正如習近平主席在上合組織成員國領導人共同記者會上發言時所指出:世界經濟復甦艱難曲折,各國面臨許多共同威脅和挑戰,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或獨善其身。各國只有加強團結協作,深化和平合作、平等相待、開放包容、共贏共用的夥伴關係,才能實現持久穩定和發展。
上合組織與G7集團間的發展差異,深刻說明以「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為核心的「上海精神」,以貿易平等互利、合作共贏方針為實質的地緣政治經濟合作,才呼應這個時代的真正主題和潮流。而單邊主義、冷戰思維以及零和博弈的行為模式,實際難以為繼,也無法給成員國帶來可持續發展的動能,這是G7集團缺乏組織凝聚力和整合力的根本癥結所在。
中國儒家思想主張「協和萬邦,和衷共濟,四海一家」。這種「和合」理念,與「上海精神」其實是一脈相承的。走過了17年的發展路,上合組織已成為維護地區安全、促進共同發展、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並作為一種國際關係新原則正在顯示出強大的競爭力。這不是什麼地緣政治的競賽,而是人類社會進入21世紀後,圍繞世界治理的再思考,針對國際格局變化而開展的一場合作探索與實踐。在未來,相信上合組織及「上海精神」,將會繼續書寫構築新型大國關係,構築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精彩一頁,也將繼續展現新時代中國的大國風範。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