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耀廷雖說是法學副教授,但其實更應該是「厚黑學」副教授,他有兩個特質,一是極擅製造「語言偽術」,二是深諳「鼓動煽惑」之能事。從「和平佔中」,再到「雷動計劃」、「風雲計劃」,不斷製造新詞,不斷欺騙年輕人,一次不成功又換一個招數。日前他又出新招,打出要在香港成立「希望聯盟」,以推翻極「專制統治」雲雲。但其對國際政治的無知、對自己公信蕩然的無視,言論除了增加市民笑料,實際上沒有任何作用。
自馬來西亞選舉結束後,戴耀廷接連數日就在不斷散布其新的「理論發現」,到了昨日更在《蘋果》撰文,稱馬來西亞大選的結果「可以說是以選舉突破專制統治的經典事例」,香港也可以學習。
他並舉了三個建議。第一,建立一個近似「希望聯盟」的牢固反對聯盟;第二,運用高超策略與技巧策動一場全天候選舉運動,從選民登記就要開始動員,並向選民發出清晰信號,展示反對聯盟是有能力執政並取勝的,「若訊息能被廣泛散播,只要反對聯盟能贏得選舉,就有望突破專制統治,那麼選民就有更大的動力去投票」;第三,反對力量的政治聯盟需抱有更強的使命感,就像「希望聯盟」選擇一個能將不同派系團結一致的信念,而非單純以政治理念或種族進行聯合。
反對派勿輕信「搭沉船」
只要對戴氏過去的言論有所了解的話,就可以很容易發現,「港版希望聯盟」的這一套所謂的「新理論」,與其過往的「和平佔中」、「雷動計劃」、「風雲計劃」沒有本質區別,都是提出一個看似美好的前景,然後要求反對派內部要整合、團結。所不同的只在於,以前是用美國的「例子」,這次則換成了馬來西亞。
然而,稍有國際政治常識的都會知道,以「專制統治」來形容選舉失敗的納吉布政府,是極其錯誤的,馬來西亞的選舉更替,根本無關「專制」。而馬國政權的更替,亦是其國內自身發展的體現,也不是「專制」被推翻。
當然,戴耀廷對國際政治的「一知半解」,目的是要服務於其政治野心與意圖。因為只有抹黑馬來西亞,才能達到「鼓舞」香港反對派的目的;只有描繪「推翻專制統治」的美好前景,才能欺騙到更多少不更事的香港年輕人。
顯而易見,戴耀廷最大的政治意圖,並非所謂的實現普選,而是如其所述的「推翻」中央對香港的管治、徹底改變香港的憲制秩序與政治地位。這與其早前到台灣、日本出席「港獨」活動時發表的言論,以及詛咒中國「分裂」、「解體」、「崩潰」的言論如出一轍。他要成立港版「希望聯盟」,可以想見最終必定是「港獨聯盟」。如果反對派輕信其謬論,最終必定是「搭沉船」,不可能有好下場。以現在戴耀廷的言論及其表現,他已不再掩飾自己的政治立場,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極端舉動,值得公眾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