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大公報記者日前到訪摘星位於福田區的上課地點,在下午6時許已無人上課,大門緊閉。\大公報記者李望賢攝
近日有報道指出,深圳補習社「摘星教育」聲稱與本地私校崇正中學合辦中學文憑試課程,涉嫌違規辦學。涉事的香港崇正中學更被指是空殼,已多年沒有老師和學生。
教育局昨日表示,該補習社非香港註冊學校,現正就事件採取執法行動,呼籲家長及學生切勿受誤導。有立法會議員認為,內地機構開辦文憑試課程亂象頻生,當局應果斷執法,以免「留學香港」品牌受影響。\大公報記者 戴東
根據摘星教育在內地社交平台的招生廣告,聲稱與香港長沙灣的崇正中學(下稱「崇正」)合辦DSE課程,以「香港老師+摘星模式」,崇正提供「正規學籍」及校舍,摘星則負責教學和教材等,待學生升中六可以「學校考生」身份報考DSE,每年學費逾16萬元。
涉事崇正中學疑已停運
翻查資料,崇正中學在1958年便成為香港本地註冊學校,根據教育局提供的學校資料及名單,崇正中學為全日制私立學校,兼收男女生,校舍位於九龍深水埗廣利道11號。惟學校官網已長期沒有更新,最新動向停留在2022-2023招生資訊,歷史消息停留在2021年10月31日。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昨日到崇正中學實地視察,發現大門緊閉,通往校門的樓梯遍布枯枝敗葉,樓梯旁的宣傳欄殘留破損的早期照片,大門塞滿未拆封的信件。有街道清潔人員告訴記者,這間學校偶爾有人進出,另一名住在附近、孫女就讀聖公會基愛小學的居民表示,崇正中學已經多年沒有學生了,關閉很久。
根據《教育條例》(第279章),學校須註冊並受規管,開辦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或個別非本地正規課程均須獲批准。教育局證實崇正中學屬根據《教育條例》註冊學校,亦獲批准開辦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及個別非本地正規課程,惟並無接獲該校更改學校名稱的申請。
教育局強調,從未接獲「摘星」在崇正中學校址辦學或開辦課程的申請,並正就其招生行為採取執法行動。教育局亦已聯絡崇正中學的負責人要求交代事件,如發現學校有任何違法行為,定必嚴肅處理,以保障學生福祉。局方呼籲家長及學生切勿上當,誤信可透過「假學生」身份符合居港規定,如有懷疑應向局方查詢。
議員:教育局須果斷執法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朱國強表示,近年內地補習機構開辦文憑試課程,已出現缺乏規管的亂象。朱國強分析,特區政府近日宣布專才子女在27/28學年起入讀資助專上課程,須符合居港規定,加上考評局早前亦修訂內地自修生的報考規則,不排除有人藉機宣傳,利用家長急於安排子女來港升學的心態,兼營留學中介及升學服務以牟取暴利。他認為今次事件嚴重,敦促教育局嚴正跟進,果斷執法,以免影響「留學香港」品牌。
此外,崇正中學國際課程總監、前代理校長張紫伶,同時是香港紫荊書院的校監,紫荊書院前日(6日)在微信公眾號發「嚴正聲明」,強調與摘星機構以「崇正中學」合作名義開辦DSE課程沒有任何合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