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危中尋機 中國加快產業升級

時間:2018-05-08 03:15:34來源:大公網

  圖:中美貿易糾紛和當前的一些損失,將迫使中國各行業、產能加速升級

  貿易摩擦雖為中國帶來了一些問題,但同樣帶來了諸多機遇。陳必昂提醒說,貿易糾紛和當前的一些損失,將迫使中國各行業、產能加速升級,並促使中國加大對內需市場的重視度,「中國有足夠大的內需市場,有健全的經濟市場,這種『倒逼』發展模式,剛開始雖會有陣痛,但對經濟發展將帶來一定的刺激作用。」

  陳必昂認為,中國逐漸開放市場,並加速產業升級是大勢所趨,不會因為貿易糾紛而偃旗息鼓,事實上,從近期習近平主席多個場合的講話也能看到,在開放政策落實方面中國有具體詳細的內容及安排,「開放市場是基於中國經濟發展規劃作出的決定,並非迫於美方壓力作出的被動的政策調整。」

  在回答「中國對外開放推進到何種程度方能令美方滿意」的問題時,陳必昂指出,美國已將中國視為「競爭對手」,並抓住貿易赤字等問題與中國發生摩擦,要真正讓美方滿意不太可能,因為美國一定希望中國的實力有所下降,這才是其真正目的,「中國不可能滿足美方的這個條件。」他預計,貿易糾紛的重點是接下來的談判,或者在經歷貿易摩擦後讓美方承受一定損失,使美國意識到貿易保護主義的政策不可持續,只有出現這樣的轉變,才是正常的結果。

  貿易戰不會有贏家

  美商務部宣布,將對中興通訊進行制裁的消息發布後,與中興有業務往來的美國供應商股價隨之大跌。陳必昂據此直言,在中國尚未完整控制芯片產業鏈上下游的當下,美方找到一個精準的「痛點」打擊中興,中興的前景令人堪憂。不過,芯片行業上下游供應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若「中興事件」持續發酵,美國相關芯片企業股東也會坐不住,甚至可能出面游說白宮。

  他強調,中美貿易戰沒有贏家,美方「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做法亦難延續。他解釋,美國上市企業有較健全的股東參與機制,一旦股東利益受到較大影響,他們就會率先站出來向白宮發難,針鋒相對最後結果是兩敗俱傷。他並提醒,目前中美貿易糾紛重點在於,雙方能否在當前環境下找到出路,即中美共同尋找互利共贏的方面,然後從互惠互利角度消除矛盾。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