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瓜 園/蘇東坡的梨花\蓬 山

時間:2025-07-10 05:02:15來源:大公报

  筆者山東老家有「梨鄉」之譽。記得中學時,老師曾叫大家搜集與梨花有關的詩句。那時互聯網還未走進生活,檢索資料並不像現在那麼容易。大家發言最多的,要麼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要麼就是那句「一樹梨花壓海棠」。後來才知,這一俚俗句子並非蘇東坡所做。

  但蘇東坡確實寫過不少梨花詩。最有名的一首,就是作於山東密州的《東欄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岑參以梨花喻雪,蘇軾反以雪喻梨花。筆者自幼在梨鄉長大,每年春季看到成排的梨花盛放,潔白芳菲,只覺得又燦爛又清雅,實在是大美春光之一景。

  但在蘇軾筆下,梨花大多數時候都是惆悵的。本是踏青賞花、生機勃勃之時,梨花卻讓他感到清冷。「人生看得幾清明」,可有多重理解。有幾個清明,就有幾度春秋,人生白駒過隙,譬如朝露;同時,人生正如白得耀眼、令人目眩的簇簇梨花,又能窺得幾多清楚明白呢?

  而且,蘇軾的梨花詩,絕大多數是與清明、寒食綁定的。他送別表弟程之元:「功成頭白早歸來,共藉梨花作寒食。」與表兄程之才餞別:「梨花寒食隔江路,兩山遙對雙煙鬟。」真正的又清又寒。還有首《寒食夜》,「淡雲籠月照梨花」,一燈未明,一語未發,更加地素淨如舊夢。

  而化用白居易詩而寫的《玉樓春》,完全採取暴露主義,直抒胸臆:「烏啼雀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纍纍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路,盡是死生離別處。」甚至有些李賀的鬼氣。片片梨花,簡直亦成為追思往昔的紙錢。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零落的梨花,不就是「雪泥」嗎?飛鴻又是誰呢?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