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許智峯加快「泛民」衰敗進程/楊 堅

時間:2018-05-07 03:15:43來源:大公網

  許智峯在4月24日立法會「一地兩檢」條例草案委員會開會期間,於會議室外搶去一名政府人員的手機,5月5日被警方以涉嫌普通襲擊、有犯罪或不誠實意圖而取用電腦、妨礙公職人員執行職務和刑毀等四宗罪拘捕。這一事件對香港政治產生三重影響——第一,許智峯個人行為影響其政治生涯;第二,反對派為許智峯辯護,影響反對派政治前景;第三,愛國愛港陣營和香港社會對許智峯和反對派在這一事件上的表現所做反應,影響香港政治演變。

  民主黨錯失止血「黃金時機」

  許智峯在政治上犯了十分幼稚而低級的錯誤,干犯了其本人不在意料之中的罪行。由於他在被捕前沒有政治勇氣主動退出民主黨並辭去立法會議員,其個人政治生涯即使不能斷言因此而告終,卻可預言將從此而黯然。他還年輕,為其個人和家庭計,今後改向某專業尋求發展是較為適宜的。他的教訓,當為所有年輕從政者戒。

  民主黨主席胡志偉稱,許智峯被捕是民主黨意料之中的。果如此,則民主黨領導層犯了一個不能說「十分」至少也是「五分」低級的政治錯誤。對於一家上市公司來說,如知曉一名高級管理人員涉嫌犯罪可能被捕,則必定讓此人盡早辭職。民主黨是香港政壇的「上市公司」,怎麼就不懂主動止血的道理?

  在這件事上,民主黨前主席劉慧卿表露了作為政治老手所應具備的政治判斷力,但是,她在許智峯事發後公開敦促許辭去立法會議員的意見,被胡志偉主席以劉是普通黨員、不代表民主黨為藉口斷然否定。對民主黨來說,領導層新老更替的結果,究竟是「後浪高過前浪」?抑或「後浪把前浪拍死在沙灘上」?

  儘管許智峯最終是否被定罪有待法院審判,但是,以其身份(立法會議員)和所屬政治團體(民主黨)、政治派別(「泛民」)而言,特區警方不可能不慎重對待。民主黨和「泛民」是到了必須決斷的關口了——如果不能說服許智峯主動退出民主黨並辭去立法會議員,那麼,民主黨應請其退出,民主黨和「泛民」其他政治團體都不應當在立法會有關會議上繼續為許辯護。

  民主黨和「泛民」在對待香港特別行政區政治體制的完善上,在對待特區與中央的關係上,已走進了行不通的歧路;如果連基本的政治品格和氣度都不具備,那麼,他們衰落的進程將加快。他們能不能夠在許智峯被捕後一周內與許智峯「切割」,不能改變他們的前途,卻影響他們的命運。「拒中抗共」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注定是不會有前途的,但是,有關個人和政治團體的命運尚有選擇餘地,頗大程度視乎他(們)能否得到香港多數居民的尊敬。試問:許智峯的行為,能得到香港多數居民尊敬嗎?不!恰恰相反,是搖頭甚至鄙視。

  只要許智峯不辭去立法會議員,愛國愛港陣營就應當在立法會向他提出譴責動議。由法院來審判許智峯是否有罪。立法會則審定許智峯是否具備繼續做議員的資格。民主黨和「泛民」必須考慮,那樣的齊頭並進過程對他們在2019年第六屆區議會競選和2020年第七屆立法會競選會產生怎樣的影響。香港選民(居民)也必須反思,應當投票支持哪一個政治派別和哪一個政治團體。

  許智峯十分幼稚而低級的政治錯誤,令人聯想2016年10月第六屆立法會宣誓若干反對派當選議員所犯十分幼稚而低級的政治錯誤。二者的具體內容不一樣,性質也有區別,但是,荒唐程度是相當的。

  為什麼反對派無論「泛民」還是「本土派」都會有人犯那一類為成熟政治團體、政治人物所不齒的政治錯誤?為什麼反對派不分「泛民」和「本土派」都會為那一類為成熟政治團體、政治人物所不齒的政治錯誤辯護?香港選民(居民)必須深思。

  選民(居民)的政治覺悟和政治水準,與政治團體、政治人物的政治立場、觀點和能力,通常是相互影響的。

  2020立會換屆呼喚優秀人才

  梁頌恆、游蕙禎在莊嚴的立法會議員宣誓儀式中,做和說公然污衊國家和中國人的行為和語言時,他們自以為理直氣壯。許智峯對其行為的最初反應也居然是理直氣壯。如果不是他們自恃是多少萬選民投票所選,他們會有如此「底氣」嗎⁈

  反對派為許智峯辯護的理由之一,也是他由選民投票選出,必須由選民在下一屆立法會競選中用他們的選票來決定許智峯是否適合留在立法會。從這樣的角度看,香港相當一部分一貫支持反對派的選民(居民)必須反省。

  一方面,香港政治經濟社會各種深層次結構性問題累積了很多問題;另一方面,反對派政治團體、政治人物遠離成熟政治團體、政治人物標準。香港需要解決的問題,同能夠解決這些問題的政治人才之間,存在着非常顯著的不相稱。這是嚴重阻礙香港發展的「短板」。特區政府有責任引導香港社會各界予以高度重視。不可能等待足夠政治人才來解決問題,但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必須注意培養和發掘政治人才。

  資深評論員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