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電競教育興起解說市場分化

時間:2018-05-07 03:15:33來源:大公網

  行業標準缺失、監管機制滯後、專業人才緊缺是每一個蓬勃發展的新興業態的通病。近年來,面對社會各方的質疑,電競遊戲公司紛紛開啟淨化網絡環境,制定遊戲防沉迷模式,同時也密鑼緊鼓與高校合作,布局電競教育,培養產業鏈人才。

  「這兩年不斷有公司找到我們,希望有所合作」,上海體育學院新聞傳播與外語學院專業負責人朱俊河告訴記者,「除了社會需求外,電競作為一個正式的體育項目,是體育專業院校人才培養的職責所在。不過,由於人力資源及教學體系等因素,最終校方決定優先開設電競解說專業。」這也是國內高校中首個培養電競解說人才的專業。

  首次招生備受矚目。雖然校方招生計劃只有20人,卻收到逾百份報考申請,足以窺見電競市場的火爆。朱俊河透露,目前在讀的播音解說方向的學生亦有諮詢跨專業聽課等事宜。身為家長,朱俊河深知電競可以是神也可以成魔。他說:「我很樂意看到孩子的興趣能夠在正確引導下有職業化發展,但前提是一定要把控得當,一味地沉迷於打電競遊戲來消遣,和將電競遊戲作為學習內容獲得專業化認知,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既然是為了培養人才,樹立行業標準,選拔過程絕不簡單。「雖然報名的人多,但看過我們的一些要求後,真正前來參考的就相對少了一些。」據朱俊河介紹,為保證選拔的公平公正,考官均來自校外,既有遊戲公司的負責人,還有前知名職業電競選手。考題方面,除了考察學生的外語能力、聲形表現能力外,還選取了電競片段讓學生現場解說。

  在朱俊河看來,國內目前電競行業人才緊缺,「大家熟知的,能出彩的解說屈指可數。解說必須要具備引導觀眾欣賞比賽的能力,不僅僅是專業的解讀,還要具有賞析性。觀眾通過解說,不僅是看懂比賽,還要覺得比賽好看。」

  上海體育學院編寫的系列電子競技專業教材包括:《電子競技史》、《電子競技遊戲解析》、《電子競技賽事管理》。學校規定,學生前兩年以各類通識課程與播音主持方面的專業課程為主,並禁止學生參加任何商業活動,到大三才開始逐步接觸電競相關知識,並開放與外界的溝通合作。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