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焦點熱議\依法「懲戴」是依法「懲獨」試金石\楊莉珊

時間:2018-04-19 03:15:44來源:大公網

中聯辦主任王志民早前出席「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研討會」時,直指香港制度並未完善,「成了國家總體安全中一塊突出短板和風險點」;並批評有「港獨」激進分子肆無忌憚以各種方式挑戰國家主權安全,堂而皇之進入校園「獨害」下一代,又在台灣和國外勾連反華勢力,行為分裂祖國和顛覆國家政權,衝擊國家「三條底線」,亦遠超學術、言論自由界限,危害民族復興及香港繁榮穩定。

戴「港獨」言行囂張之極

眾多輿論指出,王志民是不點名批評戴耀廷挑戰國家主權安全和「獨害」下一代。王志民曾多次指出,「港獨」嚴重違法,絕不可能;在中國乃至全球全世界都是零空間,包括香港同胞在內的全體國人,必定是零容忍。對於戴耀廷這樣危害極大的「港獨」激進分子,是否依法懲處其罄竹難書的「港獨」言行,是是否依法懲「獨」的試金石。

戴耀廷鼓吹「港獨」、分裂國家的言行罄竹難書。2016年,他接受BBC中文網訪問時說,「港獨」主張的出現是「可以預見的發展」。在2016年台灣的一個講座中,又提出「『獨立』應該是港人前途『自決』的選項之一」。最近戴耀廷在台北出席「五獨」論壇,狂言要考慮用「民主自決」來決定香港應否「獨立建國」。

戴耀廷的「聯邦中國論」、「香港建國論」,建基於所謂「支爆論」、「中共崩潰論」之上,他聲稱中共的「專制統治」結束,中國大陸將分裂成多個板塊陷入內戰等。戴耀廷竟然把實現「港獨」寄託在「中共倒台」、「中國陷入混亂」,完全是昧心之論,其心可誅,其罪可懲,這並非受法律保障的言論自由,而是違憲違法的言論,必須受到依法懲處。

特區政府發表聲明強烈譴責。港澳辦、中聯辦及中央有關部門指出,戴耀廷等「港獨」分子的言論,嚴重違反國家憲法、香港基本法和香港現行有關法律,是對「一國兩制」底線的嚴重挑戰,表示極大憤慨和強烈譴責。並強調對此類活動,絕不能置若罔聞、縱容姑息,希望香港社會各界堅定守護「一國兩制」的憲制秩序,堅決支持香港特區政府依法規管「港獨」分子與外部分裂勢力的勾連活動。

中央多部門罕見出手,這是「畫公仔畫出腸」,要求特區政府不可再縱容和「放生」戴耀廷。特區政府對戴耀廷不單要「強烈譴責」,更要依法懲處。雖然香港暫無「港獨」入刑先例,但不等於法律規章無法處置「港獨」。特區政府不應再姑息縱容戴耀廷,必須盡快就其違法行為予以追究,彰顯法治。

戴耀廷鼓吹「港獨」不是學術自由和言論自由的問題,而是危害國家安全和香港特區社會秩序的犯罪行為。根據1997年2月2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根據香港基本法第160條處理香港原有法律的決定》,只要經過適應化,就可以在執行時適應化,予以適用。在法理上,戴耀廷的行為違反了《刑事罪行條例》第3(1)(a)條「叛逆性質的罪行」和第9、10條的「煽動罪」。

戴耀廷是整場非法「佔中」的策劃者和組織者,但「佔中」結束三年多,戴耀廷迄今逍遙法外,法治不彰,失去阻嚇作用,令戴耀廷肆無忌憚,言行越來越囂張,破壞法治變本加厲,在香港、台灣甚或海外散播鼓吹「港獨」、分裂國家的言論,對「一國兩制」在香港落實構成嚴重傷害。香港有這樣一個知法犯法學者長期凌駕於法律之上,是一個法治社會極不正常的現象。

特區政府應採取果斷措施

雖然基本法第23條尚未立法,香港迄今尚無「港獨」入刑的先例,但不代表特區政府無法可依。香港是法治之區,在現行法例中,不乏對付「港獨」的重武器,香港已有「叛逆罪」,還有《刑事罪行條例》、《官方機密條例》、《社團條例》等,這些條例足以涵蓋「港獨」大部分罪行,也就是說,即使沒有23條立法,特區政府仍有足夠法律手段檢控「港獨」分子。香港迄今尚無「港獨」入刑,完全是有法不依造成的局面。絕不能再放縱戴耀廷挑戰國家主權,衝擊國家「三條底線」,危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香港繁榮穩定,任由「港獨」歪風在社會如病毒蔓延。特區政府對戴耀廷勿再姑息縱容,必須盡快予以追究,切實承擔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憲制責任。

一如以往,當局對「懲戴」都是以一種「冷處理」的態度應對。特區政府發表聲明「強烈譴責」,但暫時未見有實質的計劃或行動遏止「港獨」。特區政府「冷處理」或許避免了正面衝突和問題升級,但卻養癰遺患,姑息縱容戴耀廷繼續危害國家安全,危害「一國兩制」安全,損害港人根本福祉。

香港要避免成為國家安全的短板,必須依法懲「獨」,包括取締「港獨」組織,懲處「港獨」分子,盡快完成基本法第23條立法。其中,特區政府是否依法懲戴,是是否依法懲「獨」的試金石。雖然香港暫無「港獨」入刑先例,但不等於法律規章無法處置戴耀廷罄竹難書的「港獨」言行。特區政府不應再姑息縱容,必須盡快就戴耀廷違法行為予以追究,彰顯法治。所謂「擒賊先擒王」,「懲戴」可以為依法懲處「港獨」分子立下先例。

全國政協委員、九龍東區各界聯會常務副會長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