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傳承哈達鋪革命歷史 發展紅色文旅

時間:2025-09-23 05:03:00來源:大公报

  左圖:哈達鋪鎮有一條長約千米的老街,街道兩旁紅軍鍋盔、紅軍點心、紅軍鞋等招牌隨處可見,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紅軍街」。圖為與會嘉賓在紅軍街參觀。右圖:22日上午,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哈達鋪會議核心展示園建設暨宕昌縣紅色旅遊融合發展系列活動在甘肅宕昌縣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廣場開幕。圖為開幕式上來自江西于都縣的長征源合唱團在演出。\大公報記者楊韶紅攝

  22日上午,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哈達鋪會議核心展示園建設暨宕昌縣紅色旅遊融合發展系列活動在甘肅宕昌縣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廣場開幕。隴南市委宣傳部長唐進軍表示,近年來,隴南始終堅持把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作為重大使命,自覺在紅色文化保護傳承弘揚上下功夫,不斷推動紅色基因煥發出新的時代光芒,希望搶抓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等機遇,進一步深挖哈達鋪革命歷史富礦,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挖掘研究闡釋宣傳工作。不斷推動紅色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讓以哈達鋪為代表的隴南紅色文化,提供源源不斷的強大精神動力。\大公報記者 楊韶紅哈達鋪報道

  長征沿線留存大量文化資源,它們見證長征歷史、展現長征文化、承載長征精神,是激發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的鮮活載體。2021年,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印發的《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提出,整合長征沿線15個省區市文物和文化資源,根據紅軍長征歷程和行軍線路,實施保護傳承、研究發掘、文旅融合和教育培訓工程等,將公園建設成為賡續紅色血脈的精神家園。

  當前,長征沿線省(區、市)正積極推動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今年8月,地處甘肅省華池縣南梁鎮的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南梁革命根據地核心展示園開園,通過現代科技手段和互動體驗設計,讓紅色歷史「活」起來。

  增強哈達鋪紅色品牌影響力

  宕昌縣委書記張建強指出,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哈達鋪會議核心展示園建設暨宕昌縣紅色旅遊融合發展系列活動,對於進一步深化社會各界對哈達鋪的歷史地位與現實價值的認識,促進跨區域研究紅旅協作,增強哈達鋪紅色品牌認知度與影響力,推動宕昌紅色旅遊融合高質量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同日下午,還舉行了宕昌縣「紅色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座談會,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原副院長魏海生、被毛澤東譽為「陝北才子」的賈拓夫孫女賈菲、宋任窮上將之子宋京波、梁興初將軍之子梁曉源以及來自江西于都縣、福建省、甘肅省黨史研究機構相關人員、來自中央黨校、青島開放大學、蘭州大學、崑崙策研究院等十餘位專家與會發言。

  他們通過《從長征精神之源到戰略定向之燈》、《聯繫三灣改編看哈達鋪的地位作用》、《從多維視角看紅軍在哈達鋪確定長征落腳點的戰略意義》、《哈達鋪在中國革命中的歷史地位及紅色文化保護》、《關於哈達鋪紅軍長征史研究的幾點思考》、《紅軍長征在哈達鋪的精神內涵》等主題詳細闡釋了各自的觀點。

  「《大公報》起到指南針作用」

  梁興初將軍之子梁曉源接受大公報記者採訪時說:「當年《大公報》向黨中央、毛主席和中革軍委提示了方向與目標,起到了指南針的作用。這也與《大公報》一向對中國革命充滿熱情、客觀報道並結下深厚緣分是分不開的。」

  他接着說:「在長征史上,我認為哈達鋪絕非單純的『加油站』。紅軍並非因為缺吃少穿才跋涉兩萬里來到這裏,而是革命成功有其必然性,但其中也存在偶然性──這份偶然性,就是《大公報》!這份報紙給毛主席提示了方向。那麼,中國革命就是靠哈達鋪起到了指南針的作用。

  梁曉源特別強調,目前普遍存在的哈達鋪是「加油站」的理論認識不夠準確。其他多位專家也指出,哈達鋪不能只研究其在長征中的作用,而要放在整個中國革命的全局中去看待。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