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黃碧娟:港綠色債今年或倍增

時間:2018-04-03 03:15:24來源:大公網

  圖:黃碧娟預期本港今年的綠色債券發行量有望增長一倍/大公報攝

  本港在年初推出「綠色金融認證計劃」,成為本地綠色金融發展的催化劑。滙豐大中華區行政總裁黃碧娟表示,不少本地大型企業均有意發行綠色債券,雖難以預計具體發行數量,但「趨勢肯定持續」;由於去年發行量甚低,她相信今年發行量「即使以倍數增長亦不足為奇」。隨着市場受落,她預期綠色債券的發行成本將逐漸下降。/大公報記者 黃裕慶

  香港品質保證局(HKQAA)於今年一月推出「綠色金融認證計劃」,截至上月底,共有三家企業成功申請認證,包括太古地產(01972)、當代置業(01107)和新世界發展(00017),滙豐參與了其中兩宗。黃碧娟表示,「好多大機構都開始諗:點樣先可以出綠色債券」;此外,香港政府若今年開始發行綠色債券,以大約10億美元的基準規模計算,相比去年已有顯著增長。去年發行的綠色債券寥寥可數,只得兩、三宗左右。

  中小企將透過供應鏈參與

  為鼓勵綠色金融發展,《財政預算案》建議推出借款上限為1000億港元的綠色債券發行計劃,又提議設立綠色債券資助計劃,補貼債券發行人(Issuer)使用綠色金融認證計劃的成本。黃碧娟說,申請認證將會增添發行成本、也有事前準備工夫要做;不過,對於大型企業而言,一向不依賴政府補貼,而是視之為本身的企業環境責任;她預期毋需太長時間,「隨着發行量慢慢增加,成本一定會逐漸下降」。

  企業的發債成本,一般約為發行金額數個點子(1點子等於萬分之一)至十個點子不等。黃碧娟說,其他有助降低成本的因素還包括:發行金額相對較大、之前曾發行同類型債券,以及HKQAA是本地認證機構。此外,當投資者數目上升,刺激市場需求,發行成本也會下降。

  中小企一般較難發債(因成本效益不高),相信會透過供應鏈參與綠色金融發展。她舉例說,當港鐵(00066)發行綠色債券以發展項目或採購設備,其供應商亦需遵循相關可持續發展要求,否則最終可能會被淘汰。另外,銀行也可向中小企借出較細金額的綠色貸款。

  中資機構綠色債料高速增長

  除了在香港綠色金融市場扮演重要角色,滙豐在全球市場亦處於前列位置。彭博資料顯示,滙豐在去年全球綠色債券承銷商排行榜名列第二位,市佔率6.45%,與首位的6.93%相差不遠(見附表)。

  中國是綠色金融市場的重要參與者,中資機構去年發行的綠色債券約佔全球總數的四分之一,約為371億美元。黃碧娟說,預期中資機構的綠色債券發行量仍將保持高速增長,而香港金融機構可透過直接或間接方式參與其中。

  大中華區是滙控(00005)的主要盈利來源,以去年稅前盈利計,大中華區盈利佔比高達72%。黃碧娟表示,滙豐在珠三角地區的人手較去年底的2500人有所增長,惟至今不足3000人。滙豐早前表示,目標是把區內人手增至4000人,但沒有明確時間表。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