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製造業PMI錄51.5 首季開局良好

時間:2018-04-01 03:15:21來源:大公網

  圖:趙慶河表示,上月裝備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等PMI均高於製造業總體水平,表明隨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入,新動能培育加速推進,供給的質量進一步提升  大公報記者倪巍晨攝

  三月中國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報51.5,較前值提升1.2個百分點,連續20個月站穩榮枯線上方。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表示,PMI升至一季度高點,擴張提速的同時,呈現穩中有升態勢。專家分析稱,持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春節後工業生產和需求的穩步「雙升」,是PMI擴張加速的主因,反映經濟增長強勁的韌性;首季開局良好,中國經濟二季度預計會續「穩中向好」。/大公報記者 倪巍晨

  趙慶河介紹,「生產需求擴張,供需更趨活躍」、「外貿形勢總體向好,進出口呈現雙升」、「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供給質量繼續提升」,及「企業採購力度加大,購進價格指數走穩」是三月中國製造業運行呈現的主要特點。上月大、中、小型企業PMI分別報52.4、50.4和50.1,較前值依次提升0.2、1.4和5.3個百分點。

  中金公司宏觀分析師劉雯琪說,上月製造業PMI的明顯走高,預示春節後工業生產及需求均穩步回升,「當月大部分PMI指標均現上揚,而上游價格指標則繼續回落」。

  申萬宏源債券首席分析師孟祥娟觀察到,PMI讀數較今年前兩個月回升0.7個百分點,雖好於2015年和2017年,但卻遜於2016年。她說,三月PMI雖季節性回升,但未來應續關注庫存變化,及下游需求的分化。

  交銀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分析,季節性因素疊加外需向好,是PMI明顯反彈的主因,從分項指標來看,春節後製造業供需雙雙回升,企業已恢復生產。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師陳中濤評論,PMI分項指標的明顯回升,基本填補二月回落帶來的缺口,表明隨着春節因素影響的基本消除,市場需求回升明顯,生產活動亦加快恢復,「預計首季中國GDP同比增長6.8%左右」。

  生產指標升幅六年最勁

  三月製造業PMI五大核心指標在上月全線上揚,其中,生產、新訂單、供應商配送時間等指標高於榮枯線,但原材料庫存和從業人員指標則低於榮枯線。當月,生產指標為53.1,環比提升2.4個百分點;新訂單指標報53.3,環比上漲2.3個百分點;原材料庫存指標錄49.6,環比微升0.3個百分點,已連升三個月;從業人員指標為49.1,環比上行一個百分點;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標報50.1,環比反彈1.7個百分點。

  孟祥娟明言,出廠價格指標表現遜於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標,這對中、下游企業利潤略偏負面。

  劉雯琪認為,上述指標反映春節後復產、復工正推動製造業內需的回升,而外需向好趨勢未改。預期盈利復甦範圍將續擴大至更多中、下遊行業,「總體看,製造業庫存仍維持相對健康水平,這與近期發布的工業企業財務數據趨勢一致」。

  劉學智指出,五大核心指標回升幅度均優於預期,特別是生產指標升幅已錄近六年來單月最勁漲幅,且高技術與消費品製造業表現均好於預期。上月良好的外需環境拉動製造業出口訂單的上行,預計後期出口有望延續增勢。

  經濟料保持較快增勢

  展望未來,申萬宏源宏觀首席分析師李慧勇直言,從PMI分享指標看,供求指數均大幅上揚,預計今年經濟繼續復甦,全年GDP或為6.9%。

  劉雯琪預計,製造業數據走勢折射出中國經濟增長強勁的韌性,預計未來製造業盈利將續復甦,企業盈利的持續增長、投資回報率的上行,及資產負債表的修復,有望支撐今年全年製造業投資增速的回升,「今年首季中國經濟料保持較快增長」。

  二季度可延續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