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人權理事會3月23日在日內瓦舉行的第37次會議上,通過由中國提出的「在人權領域促進合作共贏」決議,被國際社會認為是中國對國際人權領域的重大貢獻。
這樣的理解和評論抓住了人權問題的本質和要害,確實應該如此看待中國議案的重要性及其遠大目標。中國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出發,通過議案呼籲世界共同努力,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多邊主義,加強人權領域的對話與合作,實現合作共贏。在這項決議中,中國還強調,要實現讓人人得享人權的崇高目標,需要各國牢固樹立合作共贏的理念,積極開展對話與合作,以共同促進和保護人權。
人應該享有一定的基本和普遍的權利,這是不言而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自成立以來,一直將促進和保護人權作為奮鬥的目標,包括想方設法給予全國各族人民以生存權、受教育權、健康權、發展權等等。如今,任何不帶政治偏見的人都會看到,十三億中國人享有的人權不僅得到了保障,而且在日漸完善之中。中國的法律在完善,中國的法制在完善,遵循法律、嚴守法律、敬重法律的概念也越來越深入人心,並逐漸在變成為人們的自覺行為。保護人權,推進人權事業健康、快速向更高層次發展,不僅是各級政府的職責,也已成為了廣大人民的自覺意識。
人們不會忘記,在一段時間裏,某些西方大國用「雙重標準」看待世界,將人權作為自己的「專利」,作為「政治工具」,恣意在中國以及其他一些它們覺得「不順眼」國家的頭上揮舞;這些西方大國沾沾自喜,自以為找到了對付和打擊中國的有效武器。其實,如果它們真的了解中國,真的理解人權問題的真諦,早就應該就人權問題肯定和讚揚中國的政策和行動,而不是「挑骨頭」,更不是「栽贓」。
將人權事業納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範疇,提倡各國在爭取人權的努力中「合作共贏」,是對人權事業的完整理解,也是對人權事業的根本保障。逐步加深對它們之間關聯和內涵的認識,確確實實地開展對話與合作,必將明顯提升人權事業的進步和發展。
可以預期,按照這個理念和方向,國際人權事業一定會有一個新的成效和面貌。
原資深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