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萃資本集團副總裁兼高級分析師 陳必昂
貿易戰的陰雲引起了市場強烈的擔憂,導致了上周四、周五全球股市的一波大幅回調。美國對中國產品徵稅,暫時沒有詳盡清單,也就無法作出具體的量化分析。但假設500-600億美元制裁導致等金額中國貿易順差減少,估計中國在GDP上將損失0.1-0.2%。我們認為,這不至於對中國經濟帶來災難性打擊,北京對華盛頓的回應也算克制、理性。目前所見的制裁與反制裁措施,對經濟的影響似乎明顯小過對市場的衝擊。
上周五因特朗普開展貿易戰及騰訊大跌,恒指一度失守30000點,上周累跌1192點或3.79%,報30309點。對於港股來說,在這波下跌當中一些優質、業績超預期的個股反而跌出了機會。不同板塊受貿易戰影響的程度有別,拔萃資本建議投資者可以抓住機會挖掘一些相關性小的板塊。
上周深港通(南下)一如既往的持續流入,全周淨流入超過40億,且周四、周五流入金額增大,資金持續抄底,特別是在周五大跌的情況下,還有8億的資金淨流入。
但是滬港通(南下)資金卻相反,隨着指數下跌,南下資金加速流出,僅周五一天就淨流出16.81億。值得一提的是,騰訊上周被北水搶籌,在市場大跌的情況下共計有30.24億資金淨流入,創了歷史新高。
中資債券市場上,上周的最大的新聞莫過於彭博宣布將人民幣計價的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券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此舉是對中國近年來持續努力便利國際投資者參與世界第三大債券市場的認可,也是中國融入全球金融市場的重要一步。
高收益部分在市場上避險情緒主導的狀況下,上周更是跌跌不休。寶信汽車金融的兩張永續債分別下跌1.96%和1.43%。地產板塊領跌的則是22-23年的龍光、奧園、旭輝和中駿職業,上周累計跌幅1-1.6%不等。前幾周被集中拋售的22-24年恆達、佳兆業則是出現了企穩的跡象,上周僅下挫0-0.2%。高收益部分獨樹一幟的是海航系,由於現金流狀況持續好轉本周均錄得0.5-0.75%的漲幅。
(聲明: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