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記者 王嘉傑
港交所(00388)推出上市架構的改革,通過開放同股不同權架構,以吸引更多新經濟企業,包括未上市以及已在美國上市的內地新經濟企業。此舉同時亦加快內地就開展CDR(中國預託證券)相關規則的研討工作,讓選擇到港上市的新經濟企業,亦可通過CDR同時兩地掛牌,變相是類似南向版本的「新股通」。
根據內地傳出首批CDR名單中,包括在港上市的騰訊(00700)、舜宇(02382),以及在美國上市的阿里巴巴、百度、京東、攜程、微博及網易。近日亦有傳中證監希望小米到A股上市。
由於A股上市的法律規定不允許境外註冊公司上市,而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要回歸A股,都需要改造其股權架構,所需時間長。以開放企業以CDR形式在A股上市,可以令上述企業無需更改其股權架構,也不受A股市場「同股同權」要求的束縛。
不過,值得留意的是,內地傳出的首批CDR名單中,除了已在港上市的騰訊及舜宇,其餘六間都是港交所上市改革吸納目標。若沒有CDR,相信六間企業都會首選到港上市而非直接回流A股。當然六間企業上市後,經過一段時間可進入互聯互通標的,讓A股市場的投資者買賣。不過,目前未知同股不同權的企業進入互聯互通有沒有限制。
若內地推出CDR,相信能夠有助境外企業實現同時在香港及內地上市,正正為A股市場的投資者提供買入「新股」的機會。現時港股市場會先憧憬下一輪有哪些股份會被納入港股通名單內,再率先炒起,對於未能參與港股新股買賣的A股投資者,或許會感到不公。早前,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曾暗示「新股通」在推行上遇到困難,又指出「新股通」會以不同形式實施,也許CDR會是幫助建立「新股通」的其中一種方式。
企業以CDR在A股買賣亦有所缺失。參考現時的香港預託證券以及美國預託證券的情況,有關股份的成交量偏低,投資者似乎對預託證券的興趣始終不及正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