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張豪上海報道:繼本月上旬北向資金大幅淨流出後,節後資金面出現逆轉,北向資金再度呈現淨流入格局。市場數據顯示,春節後至昨日的三個交易日,北向流入資金合計淨買入近74.1億元(人民幣,下同)。至周二收盤,北向滬股通、深股通單日資金流入分別錄17.02億元、9.93億元。
蘇寧金研院高級研究員王錕強調,月初市場下跌後已令外資風險偏好有所下降,不過市場經過調整後,外圍資金在春節後已重新流入,這可視為「市場風險偏好的修復」。
廣發証券分析師戴康認為,去年四季度開始,北向資金交易額佔比快速提升,對A股影響力不斷增強,「北向資金佔陸股通標的股票交易額比重在2015年、2016年、2017年前三季分別為1.6%、2.4%和2.8%,但在2017年四季度快速升至4%至5%,在今年2月上旬一度達8.1%」。
申萬宏源策略首席分析師王勝明言,春節後A股市場資金供需環境迎來改善符合預期,這主要得益於海外風險偏好的修復;另一方面,長假前投資者有準備假期消費的資金需求,及規避休市期間不確定性的需求,這部分資金在長假後可能回歸市場,該現象在2013年、2016年和2017年的弱趨勢市場環境中尤為顯著。
在談到當前市場心態時,王錕說,全國兩會期間,市場資金反應主要源於兩方面,即此前政策預期的落地情況,及對未來新政策的預期。他分析,北向資金的流入、流出,主要取決於外圍市場投資對國內企業的看法,北向資金流動方向,有賴於是否有利好的政策,而北向資金規模,則更多取決於政策能否達到市場預期。